时间: 2025-04-29 20: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1:38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在年轻时,春天的情怀就像浓烈的美酒,插花、骑马,尽情狂欢;但老去后,遇到春天就像喝了病酒,唯有那一杯香茶和窗帘后微弱的香气。尽管春风未定,残花已卷尽,不必怨恨,花开本就需要春风。试问春天归来时,谁能见到?燕子飞来时,我们恰好相遇在夕阳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辛弃疾是抗金名将,曾参与多次抵抗外敌侵略的战斗。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深沉,常结合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暮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辛弃疾在经历了战争与人生的起伏后,对春天的回忆与感悟愈加深刻,反映出他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词作,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首句“少日春怀似酒浓”用比喻手法,将春天的情感与浓烈的酒相提并论,传达出年轻时的活力与激情。接下来的“插花走马醉千钟”则描绘了春天里欢愉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却变得不同。“老去逢春如病酒”,是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失落的真实写照。在年轻时的狂欢与老年的孤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转折让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词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释然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花朵已然凋零,但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诗人寄希望于春风的再次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最后一句“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则把春天的归来与生命的短暂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词在情感的波动中流露出辛弃疾对生命的深刻洞察,既有对青春的怀念,又有对老去的淡然,显示出他独特的人生观与艺术魅力。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变迁,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流逝的感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借春花的盛开与凋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希望。
诗中“春怀似酒浓”的意思是:
A. 春天的情感很淡
B. 春天的情感很浓烈
C. 春天的酒很香
D. 春天的酒很苦
诗中提到的“飞燕”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春天的归来
C. 夕阳的美丽
D. 花的凋零
诗人对老去的感受是:
A. 愉快
B. 无奈
C. 忧伤
D. 平静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