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时间: 2025-05-06 19:16:32

诗句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6:32

原文展示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于淳熙己亥年,作者从湖北迁移到湖南,在小山亭与同官王正之共饮,作此词以赋诗。词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春天来去匆匆,花开早了又怕凋零,何况落红无数。春天就停下来吧,听说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恨春天无言以对。算起来,只有那细致的蛛网,在画檐下整日惹飞絮。怕是无归路,一作恨无归路,一作迷归路,长门事,约定的佳期又误。曾经有人妒忌我的蛾眉。千金纵然买得相如赋,但这样的情感又有谁人诉说?你不要舞动,难道不见玉环和飞燕皆已化为尘土?闲愁最为苦楚!别去倚靠那危栏,斜阳正好在烟柳断肠之处。

注释

  • 淳熙己亥: 指的是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己亥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王正之: 辛弃疾的朋友,可能是指王之涣。
  • 画檐蛛网: 形象描绘了春日细腻的景象。
  • 蛾眉: 形容女子的眉毛,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相如赋: 指的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是古代著名的辞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及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反映个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年间,作者在经历了战乱和个人失意后,寄情于自然,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惋惜。词中“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开篇即抓住了时光流转的主题,春天的匆忙和无情,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接着,作者借用“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之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哀伤,落花的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感伤。

而“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则引入了对未来的思考,生命的无常和归属的迷茫在这里得到了升华。接下来的“怨春不语”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作者感受到的不是简单的美好,而是与时间和命运的对抗。

最后,作者以“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结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整首词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浅入深,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更能消几番风雨: 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匆匆春又归去: 春天来得快,去得也快,令人惋惜。
  • 惜春长怕花开早: 对春天的珍惜,但又担心美好易逝。
  • 何况落红无数: 形容花瓣飘落的无奈,表达生命短暂。
  • 春且住: 期望春天能稍作停留。
  • 怨春不语: 对春天的怨恨,无人倾诉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闲愁最苦”通过闲愁的形象化,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 “怨春不语”使春天具有人性化的情感特征。
  • 对仗: 词中多次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春”的主题展开,通过春天的来去,映射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希望和美好。
  • : 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短暂与易逝。
  • 蛛网: 细腻的情感,象征着生活的繁琐。
  • 长门: 寄托着对爱情的期待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更能消几番风雨”的意思是:

    • A. 春天来了
    • B. 经历了多少风雨
    • C. 雨水很多
    • D. 时光流逝
  3. 词中“蛾眉”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鸟
    • D. 诗歌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钗头凤·世情薄》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 两位词人都关注个人情感与命运,但辛弃疾的词常带有豪放的气魄,而李清照则更显细腻柔情。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译文

还经得起几回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飞絮。 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召幸,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奉劝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难道你们没看见,红极一时的玉环、飞燕都化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注释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漕:漕司的简称,指转运使。同官王正之:作者调离湖北转运副使后,由王正之接任原来职务,故称“同官”。王正之:名正己,是作者旧交。消 :经受。怕:一作“恨”。落红:落花。无:一作“迷”。算只有殷勤:想来只有檐下蛛网还殷勤地沾惹飞絮,留住春色。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mò)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脉脉:绵长深厚。君:指善妒之人。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赏析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这一调转,并非奔赴 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狂破坏,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和”而告终。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这是第一层。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听琤琤漏永 八声甘州 为吴湖帆题其亡室静淑夫人绿遍池塘草词意图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夏日偕关东诸子游磐石牧野亭 八声甘州 吊雷峰塔并序 八声甘州·步晴霞倒影 八声甘州 同仲霞寿祖看花杨园,谢主人置酒 八声甘州(怀张安国) 八声甘州 其一 汤尔和属题六松图卷,时北方兵警正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对脸 巳字旁的字 辩结尾的成语 葬身鱼腹 废教弃制 三好两歉 长字旁的字 边头 骨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包含丢的词语有哪些 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公姑 刳心雕肾 式闾 从性 亲者痛,仇者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