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偶成

《偶成》

时间: 2025-05-03 21:53:32

诗句

有弟书来唤我归,客情偏觉雨声知。

恰当浊浪粘空际,正是青山到梦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3:32

偶成

原文展示:

有弟书来唤我归,客情偏觉雨声知。
恰当浊浪粘空际,正是青山到梦时。

白话文翻译:

有弟弟的信来催促我回家,身在客乡的我,尤其能听出雨声的分外清晰。
恰好在浑浊的浪涛中,天空与水面粘连在一起,正是青山在梦中浮现的时刻。

注释:

字词注释

  • 弟书:弟弟写给自己的信。
  • :召唤、召集,指希望作者回家。
  • 客情:指身为客人时的感受或心情。
  • 偏觉:特别感觉到,偏重于某一方面的感受。
  • 浊浪:混浊的波浪。
  • :粘附、连接的意思。
  • 空际:天空的边际。
  • 正是:恰好是、正好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山到梦时”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故乡青山的向往,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风格多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抒情诗。其作品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身处他乡时,收到弟弟的信,催促其回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和对归家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前两句通过弟弟的信传达出一种急切的亲情,令人感受到游子在外的孤单与思念。诗人在客乡的心境,因雨声而愈发清晰,雨声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情感的媒介,使得游子的心情愈加沉重。

后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象,浊浪和青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在浑浊的环境中,心中对故乡青山的向往愈发强烈。这里,青山成为诗人梦中的寄托,象征着宁静、安详的故乡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游子在他乡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亲情的呼唤,也有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弟书来唤我归:弟弟的信件催促我回家,体现了亲情的呼唤和游子对家的牵挂。
  • 客情偏觉雨声知:身为客人,心情敏感,对雨声的细微感受,暗示了孤独与思念。
  • 恰当浊浪粘空际:描绘出波涛汹涌的场景,浊浪与天空的交融,象征着模糊不清的现实。
  • 正是青山到梦时:在梦境中,故乡的青山渐渐浮现,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与思念相联系,表现情感深邃。
  • 对仗:前后句构成对仗,使诗句更加和谐有韵律。

主题思想: 诗歌以游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情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折射出游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归属的向往,展现了人对家乡和亲情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故乡的宁静与美好,寄托了游子的思念。
  • 雨声:自然界的声音,映射游子的内心情感。
  • 浊浪:象征外界的纷扰与生活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弟书”是指什么? A. 朋友的信
    B. 弟弟的信
    C. 父母的信
    答案:B

  2. 诗人通过什么声音来感知自己的孤独? A. 风声
    B. 雨声
    C. 鸟鸣
    答案:B

  3. “青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事业
    B. 故乡
    C. 朋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较,李流谦的《偶成》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描绘与主观情感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杜甫则更多地集中在对兄弟的关怀与愁苦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流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留春令 阮郎归·晚妆长趁景阳钟 点绛唇 菩萨蛮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采桑子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采桑子 武陵春·烟柳长堤知几曲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榔梅 众结尾的成语 頁字旁的字 包含翘的词语有哪些 深明大义 三条烛 妙思 狗屁不通 立刀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倚势欺人 知高识低 黹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大院深宅 挑三检四 包含裱的词语有哪些 仁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