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4:09
丛祠风俗尊淫祀,
滩户生涯利客船。
儵忽未兴酬德意,
不知曾有此山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丛祠中的祭祀活动受到尊重,但却是一些不正当的崇拜;而滩边的居民则依靠客船的生意谋生。忽然间,什么都没有兴起,无法回报那些德行和意愿,竟不知这里曾经有过的山川景色。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隐含了对古代风俗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思,表现出对传统祭祀的质疑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李流谦,字德猷,号仲明,宋代诗人,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色和人事感怀,风格典雅而富有哲理。
该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反映了对当时风俗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提到的丛祠和滩户,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对祭祀的重视与个人生计的现实矛盾。
李流谦的《新滩三首》以简练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社会风俗与个人生活的冲突。首句“丛祠风俗尊淫祀”揭示了当时人们对祭祀的盲目崇拜,尤其是对奢华和不正当祭祀的尊重,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浮华和不正。接着“滩户生涯利客船”则转向了现实生活,表明居住在滩边的居民依靠客船谋生,生活的艰辛和务实。后两句“儵忽未兴酬德意,不知曾有此山川”,则是作者对人们忽视自然山川之美的感慨,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往往会失去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手法,让人感受到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强烈对比,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无奈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诗句的用词也非常讲究,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与生计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盲目崇拜与对现实生计的无奈,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李流谦的《新滩三首》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丛祠”主要指什么?
“儵忽未兴酬德意”中,“儵忽”最接近的意思是:
李流谦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了社会现实,李流谦更侧重于对风俗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反映了对人世间的深刻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