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偶成

《偶成》

时间: 2025-05-07 22:58:14

诗句

眼入平芜隔暝霞,有史官满未归家。

三人兄弟仍三处,指点飞鸿一叹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8:14

原文展示:

偶成
李流谦 〔宋代〕
眼入平芜隔暝霞,有史官满未归家。
三人兄弟仍三处,指点飞鸿一叹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眼前的广阔天地之间,朦胧的晚霞与平坦的田野相隔;而身边的历史官员还未归家。我们的三兄弟仍然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指着天上飞过的大雁,发出一声叹息。

注释:

  • 平芜:指广阔的平原,形容开阔的地方。
  • 暝霞:晚霞,天色渐暗时的云彩。
  • 史官:指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这里暗指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 飞鸿:指大雁,象征离散与思乡之情。
  • 叹嗟:叹息,表示忧伤或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字君实,号青丘,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流谦生活的动荡时期,表达了对兄弟分散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离散与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偶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开头两句通过“眼入平芜隔暝霞”呈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画面,平原与晚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而“有史官满未归家”一句,则暗示了诗人与身边人的疏离感,似乎在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后两句转而关注家庭与兄弟情谊,“三人兄弟仍三处”将兄弟三人的分散与各自的生活境遇串联在一起,表现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无奈。而“指点飞鸿一叹嗟”的画面,既是对飞翔的大雁的指点,也象征着对离别的感慨,叹息声中充满了思念与惆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思考,表现出李流谦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细腻心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眼入平芜隔暝霞”:用视觉描绘了一个开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2. “有史官满未归家”:提到史官,暗示世事变迁,反映出身边人的缺席与个人的孤独。
    3. “三人兄弟仍三处”:直接表达了兄弟三人身处异地,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4. “指点飞鸿一叹嗟”:通过飞鸿这一意象引出叹息,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鸿比作离散的兄弟,表现出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思考。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离散的感伤与对团聚的渴望,同时也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个人的孤独心情。

意象分析:

  • 平芜:象征开阔与寂静,反映诗人的孤独感。
  • 暝霞:表示时间的流逝与夜幕降临,暗示人生的无常。
  • 飞鸿:象征离别与思念,体现兄弟情谊的深厚与无法相聚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眼入平芜隔暝霞”中,平芜指的是:
    A. 山丘
    B. 平原
    C. 河流
    D. 森林

  2. “指点飞鸿一叹嗟”中的飞鸿象征着:
    A. 家乡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景物
    D. 兄弟情谊

  3.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李流谦
    D. 白居易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

诗词对比

  • 李流谦的《偶成》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描绘情感,但李流谦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兄弟情义,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 其二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 其一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 其四 九日禺中登沃洲放鹤峰南望天台诸山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九日韶卿子善有约不至子静亦归桐庐与景云饮瀑下作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诗以自遣 其三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丑态毕露 新任 矛字旁的字 举直措枉 卤字旁的字 蝶结尾的成语 心回意转 儿女态 通圣 踵足相接 伶仃孤苦 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荷 尽室以行 包含梨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