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时间: 2025-05-07 22:50:32

诗句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32

原文展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陆游 〔宋代〕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在这辽阔的土地上,东边的河流奔腾不息地流入大海,巍峨的高山直插云天。
身处胡人压迫之下,百姓的眼泪已流尽,南望北方,期待王师救援又过去了一年。

注释

  • 三万里:形容河流的长度,强调其奔腾浩荡。
  • 万千仞岳:形容高山的巍峨,仞是古代长度单位,指高耸的山体。
  • 遗民:指那些在乱世中受苦的百姓。
  • 胡尘:指胡人带来的战乱和苦难。
  • 王师:指朝廷的军队,期望能恢复安宁。

典故解析

  • 遗民泪尽:表达了在战乱中百姓的苦痛,反映了历史上多次战乱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
  • 南望王师:折射出对国家和朝廷的渴望,期待有朝一日能得到救助和恢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宋朝的多次战乱,诗风豪放,常表达忧国忧民之情。陆游的诗作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朝与金朝对峙的时期,国家动荡,民众苦难。陆游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与战争带来的痛苦,因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借此诗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与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开头的“河东入海”和“岳上摩天”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同时,也通过“遗民泪尽”表达了在战乱中的无奈和痛苦。诗中的“南望王师又一年”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流露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与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构成了一幅饱含忧愁的壮丽画卷,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万里河东入海:描绘了辽阔的河流,突显了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悠久。
  • 万千仞岳上摩天:通过高耸的山岳,隐喻着国家的雄伟与希望。
  • 遗民泪尽胡尘里:表现了百姓在外敌入侵下的悲惨生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
  • 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河东入海”与“岳上摩天”比喻国家的繁荣与希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与艺术魅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着生命与历史的延续。
  • 高山:象征着坚定、无畏的精神。
  • 泪水:象征着苦难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千仞岳”意指什么? A. 高山
    B. 大海
    C. 河流
    答案:A

  2. 诗中提到“遗民”指的是哪类人群? A. 官员
    B. 士兵
    C. 普通百姓
    答案:C

  3. 诗中“南望王师又一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期待
    C. 忧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陆游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渴望。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展现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在各自的时代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杜甫的《春望》同样传达了战乱中的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雪中玩易偶成 雪中梅竹图 萱草篇 辛巳正月十六日张云斋过访郭舜元高飞卿持草 谢舜元以墨竹为赠 谢刘仲宽惠茶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 闻杨和卿在馆中读易不去手赠以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拣退 矢字旁的字 游光扬声 事结尾的成语 北岳 六色钱 单人旁的字 遗啄 声名狼藉 皓开头的成语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戈字旁的字 豹头环眼 八字旁的字 学法 重葩累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