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唐一首

《南唐一首》

时间: 2025-05-10 10:20:06

诗句

建隆事得之遗老,畴昔曾参野史看。

后阁夜犹歌玉树,陈桥日已涌金盘。

可怜李主归朝晚,专靠江神立国难。

谁道齐兵当十万,一身杌隉不能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0:06

南唐一首

原文展示:

建隆事得之遗老,畴昔曾参野史看。
后阁夜犹歌玉树, 陈桥日已涌金盘。
可怜李主归朝晚,专靠江神立国难。
谁道齐兵当十万,一身杌隉不能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顾了南唐的历史,提到建隆年间的事情是从遗老那里得来的,曾经也在野史中查阅过。夜晚后阁依然有人在歌唱《玉树后庭花》,而陈桥的金盘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可怜的是李后主归朝的时间已经晚了,国家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江神的保佑。谁又能说齐国的军队有十万之众,然而他的身心却无法安宁。

注释:

  • 建隆:南唐后主李煜的年号。
  • 遗老:指的是老一辈的见证者,通常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载者。
  • 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是一首著名的词曲,表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才情。
  • 陈桥: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象征着权力的更迭。
  • 江神:指江河的神灵,古代人们常常寄托国家安危于河流的神明。
  • 齐兵:指齐国的军队,表示外敌的威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0-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和描写细腻著称,常常表达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唐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权力更迭之际,诗人通过回顾历史,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愁。

诗歌鉴赏:

《南唐一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唐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李后主的悲剧命运。诗中开篇便提到“建隆事得之遗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敬重。接着提到“后阁夜犹歌玉树”,这体现了南唐的文化气息与李煜在艺术上的成就,尽管身处逆境,他仍然能在音乐中寻找到短暂的慰藉。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李后主的同情愈发明显,尤其是“可怜李主归朝晚”一句,流露出对李后主归来时已为时已晚的惋惜之情。通过“专靠江神立国难”表达了李后主对国家前途的依赖与无奈,暗示了他在外敌威胁之下的脆弱。

最后一句“谁道齐兵当十万,一身杌隉不能安”则将矛盾推向高潮,表面上讲述齐国强大的军队,实际上是对李后主精神状态的深刻刻画,尽管外敌似乎威胁重重,但他内心的焦虑和无助才是真正的敌人。全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历史的悲剧和个体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建隆事得之遗老:历史事件的记载来自于老一辈的见证者,显示出对历史的尊重。
  • 畴昔曾参野史看:曾经查阅过野史,意在强调历史的复杂与多面。
  • 后阁夜犹歌玉树:夜晚的后宫依旧传来音乐,象征着对往昔繁华的缅怀。
  • 陈桥日已涌金盘:陈桥的金盘在阳光下闪耀,暗示着权力的光辉与变迁。
  • 可怜李主归朝晚:李后主回朝的时机已晚,表露出对其命运的悲悯。
  • 专靠江神立国难:国家的未来寄托于神灵,反映出无奈与依赖。
  • 谁道齐兵当十万:表面谈论敌军的强大,实际上是对内心恐惧的反映。
  • 一身杌隉不能安:尽管外有威胁,但内心的不安才是最大的敌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江神”象征国家的依赖,形象生动。
  • 反讽:最后一句的“齐兵当十万”,实际是对李后主内心不安的反讽。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李后主命运的同情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反映出历史的无情与个体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遗老:象征历史的传承与见证。
  • 玉树:代表文化的繁荣与艺术的高峰。
  • 金盘:象征权力与光辉,暗含变幻莫测的命运。
  • 江神:寄托了对国家安危的祈求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建隆”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 A. 唐
    • B. 宋
    • C. 南唐
    • D. 明
  2. 诗中“后阁夜犹歌玉树”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往昔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他人的羡慕
  3. “专靠江神立国难”中的“江神”象征什么?

    • A. 军队
    • B. 自然力量
    • C. 国家安危的依托
    • D. 文化艺术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的另一首经典词作,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展现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南唐一首》和李煜的《虞美人》。两者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无奈,但刘克庄更侧重历史的宏观思考,而李煜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远峡 大酺 送和西蕃使 泛舟送郑卿入京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宿羽亭侍宴应制 望春亭侍游应诏 南海乱石山作 杂曲歌辞。大酺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唯利是从 门市 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同生死共患难 质律 拱手低眉 活支沙 一眨巴眼 骨字旁的字 翠绕珠围 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边障 糹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掤扒吊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