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47
故岁婵娟独自来,今年更唤玉妃陪。
要知霁色本无际,端放眼中云雾开。
去年元宵节的月亮是我独自欣赏的,今年却有玉妃相伴。
要知道晴空的色彩并没有尽头,尽情地放眼望去,云雾就会散开。
“婵娟”与“玉妃”都是古代文人笔下对月亮的美称。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尤其是在元宵节这一天,赏月、观灯是传统习俗。诗中的“霁色”,则可以联系到“霁”字的意象,代表着雨后天晴的清新气息,常常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觉。
毛滂(约1000年-1069年),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词。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闺情,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尤其是其词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
此诗写于宋代元宵节,时值白雪覆盖,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诗中通过月亮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团圆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元宵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与情感的细腻。首句“故岁婵娟独自来”勾勒出孤独的美好,去年赏月时,诗人独自一人,尽管有月亮陪伴,但却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而“今年更唤玉妃陪”则表现出诗人心境的转变,今年有了陪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紧接着的“要知霁色本无际”,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诗人看到了晴空的无尽广阔,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最后一句“端放眼中云雾开”则是对生活的信心与期待,尽管生活中常有阴霾,但只要放眼望去,云雾终会散去,明亮的日子终会到来。
整首诗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尽管生活中会有孤独和困难,但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看到希望。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是团圆与思念的象征,尤其是元宵节的月亮,常常与家人团聚相关。诗中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诗人从孤独到团圆的情感历程,象征着生活的希望和美好。
“故岁婵娟”中的“故岁”指的是哪一年?
A. 今年
B. 去年
C. 明年
诗中提到的“玉妃”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快乐与团圆
C. 悲伤
“要知霁色本无际”中的“霁色”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晴空
C. 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