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高阳台 渌江舟中作

《高阳台 渌江舟中作》

时间: 2025-05-10 07:39:03

诗句

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匆匆一别俱休。

黄发垂髫,飘零常在中流。

渌江风物春来好,有垂杨时拂行舟。

惹离愁,碧水青山,错认杭州。

而今虽报空前捷,只江南佳丽,已变荒丘。

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

河山自有重光日,奈离魂欲返无由。

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03

原文展示

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匆匆一别俱休。
黄发垂髫,飘零常在中流。
渌江风物春来好,有垂杨时拂行舟。
惹离愁,碧水青山,错认杭州。
而今虽报空前捷,只江南佳丽,已变荒丘。
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
河山自有重光日,奈离魂欲返无由。
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千里之外的故乡在六年的光阴中已然变得陌生,匆匆离去后再无回头。诗中提到黄发垂髫,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渔舟荡漾在渌江的美景中,春风拂面,却也惹起心中离愁,误将碧水青山错认作杭州。虽然如今取得了一些成就,却发现江南的美景已经变为荒丘,春天来临时,仿佛能听到鬼哭声回荡在西湖之畔。河山终有重光的日子,但离魂却无处可归,心中仇恨依然难以释怀,誓言要扫除敌人,报此冤仇。

注释

  • 千里故乡:指遥远的家乡。
  • 六年华屋:指在外生活了六年,华屋意指美丽的房屋或繁华的景象。
  • 黄发垂髫:指年长与幼小的人,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
  • 渌江:指清澈的江水,这里是指江南的风景。
  • 惹离愁:引起思乡之情。
  • 碧水青山:形容江南的秀丽风光。
  • 空前捷:指在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雪此冤仇:指报仇雪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字子恺,号雪岑,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作曲家和诗人。他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丰子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对战争、历史变迁的感慨交织之时。时代背景下,国破家亡的情绪深深影响了诗人的创作,使得这首诗流露出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丰子恺的《高阳台 渌江舟中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江南春景,与作者的离愁别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美景中的孤寂感。开篇的“千里故乡,六年华屋”,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空间的遥远,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

而“黄发垂髫,飘零常在中流”更是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离别的情感巧妙结合,强调了人在时间长河中的脆弱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能感受到江南的美丽与荒凉交织的景象,“碧水青山,错认杭州”是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冲突。诗人在取得了一定成就后,内心的空虚和对故乡的怀念愈发强烈。

最后,诗中提到的“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则是一种激愤的情绪,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民族仇恨的宣泄,充满了悲壮和豪情。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深切的思考与情感,显示了丰子恺作为诗人的深厚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千里之外的故乡,在六年的时光中,变化无常。
  2. 匆匆一别俱休:匆忙的离别,似乎一切都已结束。
  3. 黄发垂髫,飘零常在中流:年长的人与幼小的人,像是在流动的水中飘零。
  4. 渌江风物春来好:渌江的春天,风景如画,美好动人。
  5. 有垂杨时拂行舟:垂杨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拂动过行舟。
  6. 惹离愁,碧水青山,错认杭州:美丽的景色惹起思乡之情,误将此地当作杭州。
  7. 而今虽报空前捷:如今虽然有了些许成就。
  8. 只江南佳丽,已变荒丘:但江南的美丽景色已变得荒凉。
  9. 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春天再到西湖,似乎能听到鬼哭的声音。
  10. 河山自有重光日:山河总会迎来光明的日子。
  11. 奈离魂欲返无由:然而离魂却无路可归。
  12. 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仇恨依旧,誓言要报仇雪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水流,表现其难以捉摸。
  • 拟人:春风拂柳,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情感交融,展现了丰子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乡:象征着根与归属,体现对过去的怀念。
  • 江南:代表着美好与忧伤的结合,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重生,但在此处也引起了离愁。
  • 荒丘:象征着失落与变迁,暗示着时光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里故乡”指的是哪里?

    • A. 诗人的家乡
    • B. 朋友的家乡
    • C. 诗人曾经居住的城市
  2. “惹离愁”中的“离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景色的喜爱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表明了什么情感?

    • A. 春天来临的喜悦
    • B. 对过去的哀伤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丰子恺《高阳台 渌江舟中作》李白《庐山谣》
    • 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描写与对人生的感慨,但丰子恺更为细腻,李白则豪放自如。

参考资料

  • 《丰子恺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词流派研究》
  • 《丰子恺与他的时代》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寿中山 西江月 西江月 过投金濑怀古 西江月 白榴 西江月·王哲心怀好道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西江月 西江月(海棠) 西江月 其七 西江月·日日齐眉举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哧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谕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寸字旁的字 今草 才高行洁 包含建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礼秩 星驰电走 死中求活 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末孙 鸠集凤池 血字旁的字 首肯心折 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痍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