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 题沈紫曼祖棻《涉江词》

《祝英台近 题沈紫曼祖棻《涉江词》》

时间: 2025-05-02 20:03:44

诗句

掩银屏,消粉盝,黯无绪。

十载江关,谙尽避兵苦。

天涯何处秦楼,蔫红病绿,争得似、年时钗股。

锦城住。

了笼竹桤林,吟边几风雨。

唱遍旗亭,凄凄断肠句。

谁怜憎命文章,钿车罗帕,都付与痴儿騃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44

原文展示:

掩银屏,消粉盝,黯无绪。十载江关,谙尽避兵苦。天涯何处秦楼,蔫红病绿,争得似年时钗股。锦城住。了笼竹桤林,吟边几风雨。唱遍旗亭,凄凄断肠句。谁怜憎命文章,钿车罗帕,都付与痴儿騃女。

白话文翻译:

合上银屏,抹去妆粉,心中无绪。十年来在江边,深知逃避战乱的苦楚。天涯何处是秦楼?那些枯萎的红花和病态的绿叶,怎能比得上往年时的美好?我住在锦城,竹林和桤树林都被我的吟唱笼罩,几多风雨吟唱。唱尽了旗亭的曲子,悲伤得令人断肠。谁来怜悯我这命运多舛、文章无用的人呢?那些珠车罗帕,都留给那些痴儿和傻女。

注释:

  • 掩银屏:合上银制的屏风,表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粉盝:妆粉,化妆的粉料,暗示抹去妆容后的素颜。
  • 江关:江边的关口,指作者经历的地理和人生的困境。
  • 秦楼:古代诗词中常指代的美好、理想的地方。
  • 钗股:指年轻时的美好记忆。
  • 锦城:指美好的城市,可能是指成都等地。
  • 旗亭:古时酒家,歌舞之地,象征着繁华的生活。

典故解析:

  • 秦楼:源于古代诗词,象征着美好回忆和理想的地方,常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 钗股:常用于描述美好青春的往事,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庞俊,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表现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风格独特,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经历重大历史变迁之际,表达了对家国沧桑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的“掩银屏,消粉盝”便直接引入了一个充满孤寂的场景,似乎在暗示一个女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十年的江关岁月,不仅让她熟悉了世事的艰辛,也让她深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忆。

“天涯何处秦楼”,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寻与失落;而“蔫红病绿”的意象则更是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鲜明的对比,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直至“谁怜憎命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结尾的“钿车罗帕”,则是对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也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绝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掩银屏,消粉盝,黯无绪:封闭内心的表达,显示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
  2. 十载江关,谙尽避兵苦:经历战乱,深知生活之苦。
  3. 天涯何处秦楼:对理想生活的追寻,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4. 蔫红病绿,争得似年时钗股:衰败的景象和对往昔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
  5. 锦城住:对生活的安定,但内心却充满忧伤。
  6. 了笼竹桤林,吟边几风雨:吟唱之中的孤独感,表现出对自然的依赖。
  7. 唱遍旗亭,凄凄断肠句:对过往的追忆和伤感,情感更加浓烈。
  8. 谁怜憎命文章:对命运的反思,表现出无奈与孤独。
  9. 钿车罗帕,都付与痴儿騃女:物质的抛弃,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蔫红病绿”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比喻:如“钿车罗帕”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个人的失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深刻反思,情感基调沉重而又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银屏: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2. 江关:经历和磨难的象征。
  3. 秦楼:理想与美好的象征。
  4. 钗股:年轻时代的回忆与美好。
  5. 锦城:繁华与富饶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掩银屏”中的“银屏”指的是什么?

    • A. 银制的屏风
    • B. 银色的窗帘
    • C. 银色的背景
  2. “十载江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热爱
    • B. 对战乱的痛苦
    • C. 对自然的赞美
  3. “钿车罗帕”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对世俗的超脱
    • C.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
    • 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感叹,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庞俊则将目光放在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上。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近代诗词研究》
  • 《唐诗宋词元曲精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何满子 何满子 何满子 娄江月夜,追忆先二兄文友 思越人·酒醒情怀恶 思越人 思越人 思越人 思越人 孙鸿士双山游屐图,次孙葆光韵 思越人 七夕 思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殚见洽闻 理屈词穷 虎视耽耽 艸字旁的字 滔滔不断 反文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阴干 越台 爻字旁的字 家膳 透心 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赢便 骂不绝口 包含蛰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