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8:13
思越人
三十年来事已陈。
口脂眉画各如尘。
从知躞蹀街头步,
亦是明珠掌上身。
看翠袖,对红裙。
旧情疑假又疑真。
邻家小女无相识,
却说姆姆打扮新。
这首诗描绘了三十年来的情感与往事,已然尘封。曾经的美丽打扮如今似乎也不过是浮尘。曾经那个在街头踱步的人,现在也变得如同掌中明珠。看那青翠的袖子,映衬着红色的裙子,旧情的回忆让人又疑惑又真实。邻家的小女孩与我并不相识,却也在说着我身边的女人打扮得多么新颖。
诗中提到的“明珠”,常用于比喻珍贵的事物,体现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珍视。“翠袖”和“红裙”则可以联想到古代女子的华丽装扮,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作者介绍:俞平伯(1899-1986),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精通古典诗词,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诗人通过个人记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变化。
这首《思越人》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反思。开篇“事已陈”,将时间定格在三十年之前,恰如一幅淡去色彩的画卷。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爱恋和美好都已然成了尘埃,然而诗人依然对那段情感念念不忘。诗中通过“口脂眉画”描绘了女性的娇美,展现了对当年爱人的怀念。
而在“看翠袖,对红裙”一联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在这幅画面中,旧情的回忆交织着疑惑与真实,情感愈加复杂。邻家的小女孩虽然与自己不相识,却也传递出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间在改变着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对往昔情感的深切思索,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又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明珠”)、对仗(“翠袖、红裙”)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三十年来事已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看翠袖,对红裙”中,翠袖和红裙象征了什么?
该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