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时间: 2025-05-07 22:34:25

诗句

珂繖摇心梦不成,忽听吏皂放衙声。

吹灯拨火拱晨粥,趁到皇城恰六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25

原文展示: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作者:魏了翁 〔宋代〕

珂繖摇心梦不成,
忽听吏皂放衙声。
吹灯拨火拱晨粥,
趁到皇城恰六更。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心中摇曳不定的伞影让我难以成梦,
突然听见官吏和皂隶开始放衙的声音。
我点燃灯火,煮粥来迎接清晨,
刚好在天亮时分赶到皇城。


注释:

  • 珂繖:一种装饰华丽的伞,象征高贵与地位。
  • 吏皂:指衙门的官吏和随侍的侍卫。
  • 拱晨粥:比喻早上准备的粥,表示早起的忙碌。
  • 皇城:指皇帝的居所,象征权力和尊贵。
  • 六更:古代时间计量,指天快亮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30-1290年),字子昉,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生于浙江,其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常以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入诗。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的官场生涯中,正值其荣华富贵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在繁华背后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清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感。开头的“珂繖摇心梦不成”一句,表达了作者梦中美好意象的破碎,似乎暗示着他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吏皂放衙声”引入了官场的日常,突显了作者身处官场的身份与地位。整个诗歌通过“吹灯拨火拱晨粥”这一细节,再现了清晨的忙碌与生活的琐碎,给人以生活气息的真实感。最后一句“恰六更”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作者在繁忙生活中与自然时间的契合。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流畅的节奏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思考的情绪。诗中虽有对官场的描绘,但更深层的情感却是对个人内心的探索与反思,显示了魏了翁深邃的思想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珂繖摇心梦不成:美丽的珂伞在梦中摇曳,暗示梦境的美好与不切实际。
  2. 忽听吏皂放衙声:突然听到官吏的声音,象征着梦境被现实打断。
  3. 吹灯拨火拱晨粥:早晨的忙碌,描绘清晨生活的细节,表现生活的真实。
  4. 趁到皇城恰六更:描绘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渲染出一种清晨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吏皂放衙声”和“吹灯拨火拱晨粥”,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伞影比作梦境,表现出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在繁忙官场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感伤与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珂繖:象征高贵与理想,暗示作者的追求。
  • 清晨:新生与希望的象征,亦是忙碌生活的开始。
  • 皇城: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反映作者的社会身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珂繖”象征什么?

    • A. 高贵与理想
    • B. 现实生活
    • C. 贫穷与落魄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时间是“恰__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清晨是作者内心宁静的表现。(对/错)

答案:

  1. A
  2. 六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清晨美景,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 杜甫《春望》:反映了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思考,风格也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描绘生活与理想方面的不同视角。魏了翁侧重于细节与内心的探询,而苏轼则更关注于大气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其三 请代 病中秋思八首 其一 金山 对镜辞 翰林院南新辟三圃 丹徒江口晚望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其六 罗山别业为陈侣梅方伯二首 其一 题方处士卷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枯鱼之肆 晩照 兰熏桂馥 閠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双桂联芳 章明 单幅门 蛊灾 骨字旁的字 肃然生敬 白字旁的字 萧楚女 冠盖往来 包含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