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时间: 2025-05-07 09:51:32

诗句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1:32

原文展示: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唐寅

天姿袅娜十分娇,
可惜风流半节腰。
却恨画工无见识,
动人情处不曾描。

白话文翻译:

这位美人的姿态婀娜,十分娇美,
可惜画中的她只有半身,
我真遗憾画工缺乏眼光,
没有把她动人的神情描绘出来。

注释:

  • 天姿袅娜:形容女子的姿态柔美。
  • 十分娇:形容非常美丽。
  • 可惜:表示惋惜。
  • 风流:此处指美丽的身姿。
  • 半节腰:指画中只描绘了美人的一半,无法全面展示。
  • :表示强烈的遗憾或不满。
  • 画工:指绘画的工匠或艺术家。
  • 无见识:没有眼光或识别能力。
  • 动人情处:形容令人动心的部分。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的是张梦晋所画的美人图,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感叹以及对画工不足的遗憾。张梦晋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女性之美的表现而闻名。诗中提到的“半身”也反映了绘画艺术的一种局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寅对张梦晋所画美人图的赞美与惋惜之作,反映了他对美的敏锐感受和对艺术创作的苛求。明代是文人画盛行的时代,艺术家们常常追求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诗歌鉴赏: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不仅是一首描绘美人图的诗,更是一篇对艺术创作深刻反思的作品。唐寅通过对美人婀娜身姿的赞美,展现了他对女性美的欣赏与热爱。然而,诗中所表现的惋惜情感,反映了他对于艺术表现的追求。诗的开头两句使用了“天姿袅娜”和“十分娇”来形象地描绘美人的姿态,给人以视觉的享受。然而,随后的“可惜”则转折出一种失落感,表达了他对画作局限性的深思。

唐寅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每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展示了他高超的文学造诣。最后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恨画工“无见识”是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批判,也是对美的无奈追求。整首诗在艺术与情感之间找到了平衡,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创作的反思,体现了唐寅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天姿袅娜十分娇:描绘美人姿态,强调其美丽与优雅。
    2. 可惜风流半节腰:遗憾地指出画作只展现了部分,无法全面体现美人之美。
    3. 却恨画工无见识:对画工的批评,认为其未能捕捉到美人的真正神韵。
    4. 动人情处不曾描:感叹画中未能表现出美人最动人的情感与神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的姿态比作“天姿袅娜”,生动形象。
    • 对比:美与缺憾的对比,增强了遗憾的情感。
    • 夸张:通过“十分娇”来强调美的程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欣赏与画作缺陷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艺术创作中对完美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美人:象征美好与理想,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对象。
  • 画工:象征艺术创作中的技术与眼光,反映出作品的局限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美人姿态用哪个词汇形容?
      A. 优雅
      B. 娇美
      C. 魅惑

    2. 诗中诗人对画工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评
      C. 无所谓

    3. 诗歌强调了哪种艺术创作的不足?
      A. 颜色搭配
      B. 主题选择
      C. 对美的捕捉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对美的感悟与思乡之情。
    • 杜甫的《春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 诗词对比

    • 唐寅与徐悲鸿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前者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艺术的追求,而后者则更加强调画面的力量与气势。

参考资料:

  • 《唐寅全集》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

相关查询

南阳送客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送路六侍御入朝 洗脚亭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清平乐·风光紧急 别舍弟宗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蜃阙 惊心骇瞩 狐鸣篝中 流离遇合 乛字旁的字 漏尽 口字旁的字 埋开头的成语 溢美之辞 詟惕 字结尾的成语 躲躲闪闪 绞丝旁的字 生魂神 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暗麝 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