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三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三》

时间: 2025-05-07 14:15:28

诗句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5:28

原文展示: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三
作者:晁补之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白话文翻译:

陶渊明与世人相处,却没有人心的情感。
诗歌怎能算是世俗的语言,世俗的语言又无法形容诗的深意。
苏东坡怜惜这个老翁,虽然同调却隔着生死。
他形影相随,来到门前,却无人感到惊讶。
喝酒后自我陶醉,心中放纵毫无愧疚。

注释: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和高洁的情操著称。
  • 世外语:指与世俗相隔的语言,形容诗歌的超然性。
  • 东坡:指苏东坡(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与陶渊明同样被后人所敬仰。
  • 形光:形象和光辉,形容人的气质或风采。
  • 户屦:门口的鞋子,形容来访的人的身份和状态。

典故解析: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以其《饮酒》系列诗歌而著称,表达了他对自然、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东坡(苏轼)常常对陶渊明的作品表示赞赏,借此诗表达对陶渊明精神的追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叔明,号阮籍,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受陶渊明的影响,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的距离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提到陶渊明“群于人,而无人之情”,表达了他与世俗的疏离感,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厌倦。接下来的“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则强调了诗歌的独特性,它超越了日常语言的表达,融入了更深的情感与思想。诗的最后两句“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则传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饮酒寻求精神的解脱,展示了一种无所羁绊的自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陶渊明与世人交往,但对人情冷漠。
    •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诗歌是世外之音,世俗语言无法表达其精髓。
    •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苏东坡对陶渊明的欣赏,虽同样追求诗意,但两者生死相隔。
    •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陶渊明的精神光辉来到门前,却无人感到惊讶。
    •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借酒自醉,心中无愧,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世语不可名”暗示世俗语言的局限性。
    • 对仗:“同调但隔生”强调了两位诗人之间的精神共鸣与生死差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联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陶公:象征隐逸与高洁的精神。
  • 饮酒:象征自由与洒脱。
  • 东坡:代表对陶渊明的尊重与追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陶渊明被称为“陶公”,他主要以什么著称? A. 诗歌
    B. 书法
    C. 绘画

  2. “世语不可名”中的“世语”指的是什么? A. 诗词
    B. 世俗语言
    C. 古文

  3. 诗中“得酒自醒醉”的意思是? A. 喝酒后清醒
    B. 喝酒忘忧
    C. 喝酒后后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晁补之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陶渊明的诗更强调隐逸与自然的结合,而晁补之则在其作品中融入了对陶渊明精神的追慕与继承,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寄镇江王子文总卿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 叶宗裔为令叔求竹山诗 送黄教授日岩之官章贡 甘穷 赠孤峰长老 定王台 海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石杂糅 夕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首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皮相之士 糹字旁的字 半刺 挑么挑六 吴钩 涉笔成趣 神魂飞越 瞻耸 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轻重疾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