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滨州道中四首 其一

《滨州道中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3:12:07

诗句

身随符檄塞垒,家与琴书邺都。

白酒清谈忆汝,黄花佳节愁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2:07

原文展示:

身随符檄塞垒,家与琴书邺都。白酒清谈忆汝,黄花佳节愁予。

白话文翻译:

我随着征召的命令来到边塞,家乡与琴书的故地在邺都。喝着白酒,悠闲地谈心,回忆起你;可是在黄花的佳节时节,我却感到无限的愁苦。

注释:

  • 身随符檄:指身处征召、命令之中,表示作者身处战乱或征战的环境。
  • 塞垒:指边塞的堡垒,暗示战争的背景。
  • 家与琴书:指作者的家乡与琴书相伴的生活,表达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 白酒清谈:指饮酒畅谈,体现一种轻松的社交场合。
  • 黄花佳节:指重阳节,黄花象征着节日,表达对节日的思念与愁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隐君,宋代诗人,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战乱时期,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身随符檄塞垒”引入,直接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这里的“符檄”不仅指命令的符书,更是象征着战争的无情与压迫,诗人身在其中,心中却充满对故土的思念。接下来的“家与琴书邺都”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渴望,邺都作为古代文化重地,承载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白酒清谈的意象,虽然表面上是轻松的场景,却在黄花佳节的对比中,显得尤为悲凉。黄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意味着团聚与欢乐,但在诗中却引发了愁苦,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感受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随符檄塞垒”:身处征召,身在边塞,透露出作者的无奈与被迫。
    • “家与琴书邺都”: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与对文化生活的追求,邺都的琴书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 “白酒清谈忆汝”:白酒与谈心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同时也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黄花佳节愁予”:重阳节的愁苦,反映了作者在佳节时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白酒的欢愉与黄花佳节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使用“符檄”、“塞垒”、“琴书”等意象,展现了战争与文化的冲突。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在战乱中诗人对故乡、文化生活的思念,以及佳节时的孤独愁苦,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意象分析:

  • 符檄:象征战争的命令,代表了历史的沉重。
  • 琴书:象征文化与理想生活,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酒:象征社交与放松,反映了内心的逃避。
  • 黄花:象征佳节,代表团聚与欢乐,但在此却引发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友谊
    • D. 春天
  2. “白酒清谈忆汝”中的“汝”指代谁?

    • A. 家乡
    • B. 朋友
    • C. 亲人
    • D. 自己
  3.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着节日的愁苦?

    • A. 符檄
    • B. 琴书
    • C. 白酒
    • D. 黄花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晁补之的作品都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而晁补之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文化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

相关查询

临江仙  逢旧 过嘉定感怀侯研德 临江仙  逢旧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读史杂感(十首选二) 临顿儿 捉船行 生查子·旅思 古意·欢似机中丝 采石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筲小器 日字旁的字 言高趣远 铺家 釆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流开头的成语 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路哭 捣枕捶床 五量店 十体 包含灶的词语有哪些 作茶 知命乐天 鬥字旁的字 利欲熏心 寸字旁的字 包含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