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8
原文展示: 秋霜一夜到枯荷,奈此江南秋色何。蕲君未作一成去,同听竹窗鸿雁过。
白话文翻译: 秋霜一夜之间使荷叶枯萎,面对这江南的秋色,我该如何是好。希望你不要轻易离开,我们一起聆听竹窗外的鸿雁飞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江南某地,面对秋天的景色,感慨时光流逝,希望友人不要轻易离开,共同分享这份秋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庠在江南的某个秋天,他面对秋天的景色,感慨时光的流逝,同时希望友人能够留下来,共同体验这份秋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霜使荷叶枯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秋天景色的感慨。诗中的“秋霜一夜到枯荷”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而“奈此江南秋色何”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景的无奈和感慨。后两句“蕲君未作一成去,同听竹窗鸿雁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不要轻易离开,共同体验这份秋意,同时也隐含了对远方思念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江南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思念的情感。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希望友人不要轻易离开,共同体验这份秋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牧的《秋夕》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些作品都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杜牧的《秋夕》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以秋天为背景,但杜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思念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苏庠诗集》、《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