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49
原文展示: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白话文翻译:
清明节后,风景如画,云山在眼前高耸。
百花依旧盛开,万家灯火中冒出新烟。
草地绿意盎然,没有空旷之处;江水流淌,似乎与远天相接。
长安在何方?我遥遥指向夕阳的方向。
注释: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首都,象征着繁荣和梦想。诗中提到的“夕阳”常常与归属、思乡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梦得,号岘山,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5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明节后,正值春季,诗人登上城墙,远眺风景,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繁华,同时也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清明后登城眺望》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展现了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特别是“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两句,既表达了自然的美好,又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却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不禁思考起远方的长安,似乎在呼唤着理想的归宿。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使得整首诗在明媚的春光中透出一丝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还深刻表达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长安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明后”指的是哪个节日?
“长安”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草色无空地”表达了什么意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