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5:52
送玉庭上人住持南华
南华金刹倚穷苍,曾是卢师旧道场。
千载有僧来礼法,一溪流水自生香。
宝花台右荒秋雨,锡杖潭空印夕阳。
莫道菩提消息远,孙枝今喜见芬芳。
南华寺的金色佛刹依傍在苍翠的山峦中,这里曾是卢师的旧道场。千年以来,总有僧人前来礼拜、研习佛法,一溪流淌的水自然而然散发着清香。宝花台的右侧,荒凉处秋雨绵绵,锡杖潭中空旷的水面映照着夕阳的余晖。不要说菩提的消息遥远,今天孙树的枝头已经欣喜地绽放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彭谊,明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常以佛教为题材,表达对世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彭谊对南华寺住持的送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寺庙的怀念和对佛法的尊重,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这首《送玉庭上人住持南华》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南华寺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开头两句通过对南华寺的描绘,展现了它的庄严与历史厚重,既有地理的描绘,也有文化的传承。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千载”一词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寺庙的历史悠久,进一步加深了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宝花台右荒秋雨,锡杖潭空印夕阳”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秋雨的荒凉与夕阳的余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萧索的氛围。最后两句以“莫道菩提消息远”告诫人们,不必对佛法的传承感到遥远,孙枝的芬芳象征着希望与重生,暗示着新的觉悟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南华寺的描绘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出诗人对佛教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南华寺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生命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南华寺的历史与哪位高僧相关?
A. 释迦牟尼
B. 卢师
C. 智者
“千载有僧来礼法”中的“礼法”指的是什么?
A. 礼仪与法律
B. 敬拜与佛法
C. 传统与习俗
诗中提到的“锡杖”象征着什么?
A. 权威与信仰
B. 财富与地位
C. 自由与解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