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1:07
东风一万里,吹我挂帆西。
楚地缘江尽,蛮天到蜀低。
春云归雁远,山木乱猿啼。
夜夜高堂梦,乡关怨鼓鼙。
东风吹来一万里,吹动着我挂起的帆向西行驶。
楚地的尽头与江水相连,蛮地的天空低垂到蜀地。
春天的云彩和远方的雁阵归去,山间的树木间杂着猿猴的啼叫。
夜夜在高堂之上做梦,梦中思念故乡,愁苦如战鼓声响起。
顾复初(约1640-约1700),字子晖,号复初,清代诗人。其诗风结合了古风与清新的自然描写,常常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顾复初的游历时期。他在外漂泊,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厚,反映出游子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峡中杂诗 其一》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东风一万里”引入,生动描绘出春风的温暖与远方的旅程,便让人感受到那种向往与追寻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楚地与蛮天,展现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传达出一种辽阔的空间感,似乎使读者也感受到那份远离故乡的寂寞。
“春云归雁远,山木乱猿啼”两句则用春天的景象对比游子心中的哀愁。春云和归雁象征着归属和团圆,而山木与猿啼则让人感受到孤独与无助,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心灵的挣扎与思念。
最后两句“夜夜高堂梦,乡关怨鼓鼙”更是情感的高潮,反复的梦境和怨恨的鼓声,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内心冲突与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东风一万里,吹我挂帆西。
楚地缘江尽,蛮天到蜀低。
春云归雁远,山木乱猿啼。
夜夜高堂梦,乡关怨鼓鼙。
全诗围绕游子思乡的主题,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旅途的孤独,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传达出一种对归属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东风一万里,吹我挂帆西。中“挂帆”指的是什么?
“春云归雁远”中,归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鼓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