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9:07
绵虒西去导江东,土俗华夷控御同。
山色秾堆牛背上,溪声乱入马蹄中。
绳桥官路通区脱,板屋人家似小戎。
今日车书皆混一,无人更说赞皇功。
这首诗描绘了汶川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绵虒山从西边延伸,河流向东流淌,地方的风俗与外族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山的色彩在牛背上堆积,溪水的声音混杂在马蹄声中。绳索桥和官道通向偏远的区落,村庄的房屋像小型的军营。如今交通便利,书信往来频繁,已经没有人再提起赞皇的功绩了。
顾复初(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身处的时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与自然,作品反映出对人文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地方风俗的思考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汶川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诗的开头用“绵虒西去导江东”引出自然景象,表现出山川地貌的壮丽与变化。接下来的“土俗华夷控御同”则揭示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山色秾堆牛背上,溪声乱入马蹄中”两句,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诗人在此使用了对比,山色的宁静与马蹄声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后两句中“今日车书皆混一,无人更说赞皇功”,则是对现实的反思,交通的方便使得过去的地方英雄与功绩被淡忘,提示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
全诗通过对汶川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绵虒西去导江东”中的“导”字意思是:
A. 引导
B. 导致
C. 传递
D. 指向
“今日车书皆混一”的意思是:
A. 交通便利
B. 书信往来频繁
C. 历史被遗忘
D. 以上皆是
“山色秾堆牛背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这首诗更着重于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丽。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自然对人文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