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1:09
羁客无恒居,六月走长路。
清风黄公祠,地古欣所遇。
剑飞素灵哭,龙跃云雨赴。
堂堂文成君,谈笑取帝傅。
功名要有命,阴相果何预。
谁谓圯上人,异事惊竹素。
河清不可俟,筋力疲世故。
袖间一编书,尘埃叹迟暮。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旅人在六月的炎热中行走的心情。他在黄公庙遇见清风,感到一丝欣慰。诗人提到历史上的英雄,暗示着对往昔风采的怀念。文成君的谈笑间,似乎有着帝王之师的气度。功名的获得往往依赖命运的安排,而阴暗的相术又是何曾能预测的呢?有人说圯上之人(指失意的人)也有惊人的成就,仿佛在竹林中惊起了素白的鸟儿。河水清澈的日子无法等待,生活的疲惫让人感到无奈。手中那本书,已被尘埃覆盖,感叹自己已进入迟暮之年。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锡,金朝诗人、文学家,著名的“金代三大家”之一。他的诗作多表现抒情、咏史的主题,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该诗创作于元好问的旅行生涯中,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沉思及个人的失落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诗人内心的矛盾。
这首《黄公庙》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对古代文人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与命运的深刻理解。开篇的“羁客无恒居”即点明了诗人的漂泊状态,紧接着“六月走长路”的描写,令读者感受到炎热的夏日与旅途的艰辛。随后,诗人通过“清风黄公祠”展现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令人在古老的庙宇中感受到一丝清凉与慰藉。
诗中提到的“剑飞素灵哭,龙跃云雨赴”,则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历史英雄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高昂情绪。而“功名要有命”,则透出一种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指出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整首诗在沉重的现实与崇高的理想之间,展现出一种矛盾的美感。诗人虽感到疲惫与失落,但手中那本尘封的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给予他无尽的思考与反省。最后一句“尘埃叹迟暮”,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令人不禁思索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命运与个人经历的反思,探讨了功名与生命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羁客”指的是:
A. 家庭
B. 旅途中的客人
C. 书本
诗人提到的文成君象征:
A. 失落
B. 聪明才智
C. 旅行
“功名要有命”表达了什么?
A. 努力就能成功
B. 命运对成就的决定作用
C. 无法预测未来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元好问的《黄公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历史的沉思,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悲苦。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