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12
湘夫人咏
元好问
木兰芙蓉满芳洲,
白云飞来北渚游。
千秋万岁帝乡远,
云来云去空悠悠。
秋风秋月沅江渡,
波上寒烟引轻素。
九疑山高猿夜啼,
竹枝无声堕残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木兰和芙蓉花盛开在芳香的洲滩上,白云悠闲地飘过北岸。千秋万岁,帝王之乡似乎遥不可及,白云来去无定,空中漫游。秋风与秋月交相辉映,映照着沅江的渡口,波浪上弥漫着寒烟,轻柔的素衣在烟雾中飘荡。九疑山高耸入云,夜晚猿声哀啼,竹枝上无声地滴落着残留的露珠。
“千秋万岁帝乡远”中的“帝乡”代表着理想与权力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元好问(1255-1328),字子静,号天池,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题材多样,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写自然景色。
《湘夫人咏》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宋灭亡后的动荡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寄情于自然,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湘夫人咏》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湘江的秋天美景。开头两句“木兰芙蓉满芳洲,白云飞来北渚游”,描绘了自然的生机,木兰与芙蓉的花朵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接下来的“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则转向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遥远理想的追求与无奈的感叹。秋风秋月的意境中,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孤独,波上寒烟的描写增强了氛围的清冷与淡雅。
接下来的描写“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猿啼声声,竹枝上的露珠静静滑落,传递出一种忧伤与孤独感。这种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形成了诗的情感核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远的哲思。
诗中“千秋万岁帝乡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高兴 C. 无奈 D. 愤怒
“白云飞来北渚游”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自由 B. 杂乱 C. 忧愁 D. 热闹
诗中提到的“九疑山”象征着? A. 繁华 B. 孤独 C. 快乐 D. 亲情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静夜思》更着重于孤独与思乡,而《湘夫人咏》则结合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