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1:44
饥乌坐守草间人,青布犹存旧领巾。
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
饥饿的乌鸦在草丛中守着一个人,青色的布料依然留着旧时的领巾。
六月的南风吹来一万里,若是化为白骨,便会化作尘埃。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生死无常、生命脆弱的探讨,反映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甫,号天锡,金朝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以豪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续小娘歌十首》主要表达对生活艰辛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在金朝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沉的生命哲学。开头的“饥乌坐守草间人”,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助,饥饿的乌鸦不仅是生存的象征,也暗示着人们在逆境中挣扎的状态。接着的“青布犹存旧领巾”,则通过旧物的留存,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以强烈的对比,展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南风本是温暖和希望的象征,但与“白骨”和“尘”相结合,使生命的美好与脆弱形成鲜明的对照,令人深思。
诗中的意象层层递进,既体现了生存的艰难,也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元好问通过这些意象,成功地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在逆境中如何坚持自我,不失为一首具有哲理深度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透过饥饿的乌鸦和旧时的领巾,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当下困境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续小娘歌十首 其九》的作者是谁?
诗中“青布犹存旧领巾”表达了什么情感?
“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中,白骨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