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8:17
我句拙于贫女妆,尊前替戾敢承当。
何人错比罗敷艳,枉赋诗人陌上桑。
我这几句诗比不上贫女的妆容,面对尊前的客人,我怎敢承担这样的责任。
谁能将我与罗敷的美丽相提并论,白白让诗人吟咏《陌上桑》。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他在诗歌创作中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这首诗作是在和韩耕道交流时写成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谦以及对美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间相互切磋的风气。
这首诗通过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我创作能力的怀疑与对美的崇敬。开头两句,诗人自比于“贫女妆”,通过简单、朴素的比喻,生动地传达了自己对诗句质朴、拙劣的感受,暗示出一种不自信的情绪。接着,诗人以“何人错比罗敷艳”来承接前面的自谦,进一步强调了美的相对性与自身的不足,体现出一种谦和的态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与自省,诗人在面对美丽与赞美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都充分展现出来。曹彦约通过对美的渴望与自我否定,表现了诗人在文人圈中的微妙位置,既渴望认可又深感无力。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自谦与对美的追求,诗人在对美丽的向往中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展现出一种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
诗人用什么形象来形容自己的诗句?
A. 罗敷
B. 贫女妆
C. 贵妇妆
诗中提到的“陌上桑”出自哪个故事?
A. 诗经
B. 红楼梦
C. 诗人的创作
诗人对自我创作能力的态度是?
A. 自信
B. 自谦
C. 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