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54
云卷云舒好静观,
谓宜隐者似无端。
谁知天上为霖用,
竟作人间出岫看。
万里功名当进步,
诸昆时节合弹冠。
只因自得无心趣,
三度归来现宰官。
诗中描绘了隐者观云卷云舒、静静观察的情景。隐者似乎没有什么牵挂,但谁能想到天上降霖,竟然成为人间出岫之景。万里功名本应积极进取,许多同辈在这个时节都忙于仕途的荣耀。然而作者因自得其乐、无所牵挂,最终三度归来,却已成为宰官。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隐居生活之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漠。诗人身处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但选择归隐,体现出对世俗功名的反思。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其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推崇与对官场的轻视。诗的开头以“云卷云舒”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境界,给人以宁静的感受。对于隐者的描绘,诗人用“似无端”来形容其无所牵挂,显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而后,诗人以“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来转折,通过自然的变化引申出对人世间纷扰的思考,表明即使隐者也难逃世事的干扰。接着,诗中提到“万里功名当进步”,强调了对于功名的追求是普世的价值观,但“只因自得无心趣”却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然。结尾的“三度归来现宰官”则对比了隐逸与仕途,表达了诗人最终选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隐者的高洁与世俗的烦扰,深刻而富有哲思,令人深思。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功名利禄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然与豁达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揭示了内心的满足与对世俗纷扰的淡泊。
“云卷云舒”形容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诗中提到“宰官”,指的是什么?
诗人选择归隐生活,主要是为了追求什么?
《将进酒》与《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都探讨了人生的不同选择,前者强调及时行乐,后者则倡导隐逸与内心的满足。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多元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