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百字令(几上凝尘戏画梅一枝)

《百字令(几上凝尘戏画梅一枝)》

时间: 2025-07-31 09:37:44

诗句

小齐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

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

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

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

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化,岂费东君力。

只欠清香来扑鼻,亦有天然标格。

不上寒窗,不随流水,应不钿宫额。

不愁三弄,祗愁罗袖轻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37:44

原文展示

百字令(几上凝尘戏画梅一枝)
作者: 胡惠齐 〔宋代〕

小齐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
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
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
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
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化,岂费东君力。
只欠清香来扑鼻,亦有天然标格。
不上寒窗,不随流水,应不钿宫额。
不愁三弄,祗愁罗袖轻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少有人至的地方,满地狼藉,显得冷清。桌上积满了灰尘,令人感到遗憾,仿佛是用玉指留下的痕迹。画中的梅花南枝正开着,花蕊娇美可爱。可怜的是,旧友难以寄来消息。这样的景象,雪与月的光辉并无关系,似乎这一切的造化并不需要春天的力量。只缺少清香的梅花扑鼻而来,然而梅花的天然韵味依然存在。这里没有寒窗,也不随流水,似乎并没有华丽的宫殿。不担心三弄的琴声,只忧心着轻拂的衣袖。

注释

  1. 小齐:指的是小房间或小屋子,形容环境幽静。
  2. 狼藉:杂乱无序的样子。
  3. 几案:写字或吃饭用的小桌子。
  4. 东君:春天的象征,常用来指代春天的神。
  5. 钿宫额:指的是华丽的宫殿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惠齐,宋代词人,生平较为模糊,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以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可能反映了作者在幽静环境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开头以“小齐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引入,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似乎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状态。接着,作者通过描绘梅花的娇艳和清香,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尽管梅花依然盛开,故人的音信却如同风中的花瓣,难以捉摸。

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传统的“雪月”与自然的“清香”形成反差,突显了作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词作的层次感,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此外,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和对旧友的思念,显得尤为动人。整首词以梅花为核心,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哲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小齐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描绘环境的幽静与荒凉,表达孤独感。
    • “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通过桌上的尘埃,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与遗憾。
    • “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描绘梅花的美丽,突显自然的魅力。
    • “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表达对旧友的思念,增添情感深度。
    • “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化,岂费东君力。”:强调自然美的独立性,质疑春天的力量。
    • “只欠清香来扑鼻,亦有天然标格。”:强调梅花的清香与天然韵味。
    • “不上寒窗,不随流水,应不钿宫额。”:诗人对繁华的拒绝,强调内心的宁静。
    • “不愁三弄,祗愁罗袖轻拂。”:表达对生活细节的关注,隐含忧虑。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清香与自然之美比喻为高洁的品质。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整体结构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孤独、时光流逝和旧友的思念,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1.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作者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尘埃: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遗憾,反映内心的孤独。
  3. 南枝: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4. 风韵:象征着昔日的美好与情感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代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秋天
  3. 诗中“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忧虑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胡惠齐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两者都体现出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情感深邃,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宋词鉴赏辞典》
  3. 《胡惠齐生平与作品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百字令》这首词的美妙与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南洋春梦 满江红 过焦山 满江红 满江红 周监务生日,妻善鼓琴 满江红 其二十二 题悔庵小影和元韵二调 满江红 二十一年二月初四日,午夜枕上,复 满江红 题圣月兄归来图 满江红 其二 满江红 其八 醉吟 满江红 其二 庆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以人为鉴 虮虱臣 麻查 摇唇鼓舌 彰明较着 貝字旁的字 包含滩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苫褐 削趾适屦 页字旁的字 昭德塞违 气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火尽灰冷 星旗电戟 包含轨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