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百字令 大军行

《百字令 大军行》

时间: 2025-08-11 06:20:25

诗句

千年此事,是神明苗裔,毅然初战。

断海艨艟东碎后,哀吼至元波撼。

吴越缘边,禾桑列郡,一代啼红满。

危碉纪效,雄旗今日新展。

为了民族生存,疆原无恙,大义人间践。

我本东方仁孝国,对此一肩难忝。

粉本沙场,明妆战者,起起云霓骋。

高华无比,填填明月芳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6:20:25

原文展示

千年此事,是神明苗裔,毅然初战。
断海艨艟东碎后,哀吼至元波撼。
吴越缘边,禾桑列郡,一代啼红满。
危碉纪效,雄旗今日新展。
为了民族生存,疆原无恙,大义人间践。
我本东方仁孝国,对此一肩难忝。
粉本沙场,明妆战者,起起云霓骋。
高华无比,填填明月芳甸。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千年的沧桑,这件事情就像神明的后裔,毅然决然地开始了第一次战斗。在断海的艨艟在东面破碎之后,哀伤的吼叫震动了元波。吴越之地在边境,禾桑相依,一代人在这里悲鸣。危峻的碉楼是历史的见证,雄壮的旗帜今天重新展开。为了民族的生存,疆域安然无恙,伟大的义务在人间践行。我本是东方仁孝之国,对于这样的使命,我难以承受。沙场上的战士如同粉饰的面妆,云霓飞舞。高华无比,明月下的芳草地愈加美丽。

注释

  • 艨艟:古代一种军舰,宽大坚固。
  • 元波:指海洋的波涛,象征气势磅礴。
  • 吴越:古代中国东南地区的两个国名,代表这片土地的历史。
  • 危碉:高耸的碉楼,象征着防御与历史的见证。
  • 仁孝国:指东亚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和孝道的国家形象。

典故解析

  • 吴越:历史上吴越两国的战争与和平,反映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 神明苗裔:用以形容对民族未来的信仰与寄托,体现出勇敢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陆一,近代诗人,生于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激昂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感著称。

创作背景

《百字令 大军行》创作于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这一作品表达了对民族存亡的深切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雄壮的气势和深邃的情感吸引着读者。开篇便以“千年此事”引入,立即勾勒出历史的厚重感。诗中通过描述战斗的场景,体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展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生存的责任感。尤其是在“为了民族生存,疆原无恙”这一句中,诗人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比如“高华无比,填填明月芳甸”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更隐喻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诗中反复提及的“战者”意象,不仅是对勇士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全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年此事:指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2. 是神明苗裔:强调这一行动的神圣性和使命感。
  3. 毅然初战:表明决心,勇敢地投入战斗。
  4. 断海艨艟东碎后:描绘战斗中的惨烈景象。
  5. 哀吼至元波撼: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们的悲痛。
  6. 吴越缘边:暗指历史上的冲突与合作。
  7. 禾桑列郡,一代啼红满:描绘家园被战火摧毁的悲惨景象。
  8. 危碉纪效:象征着历史的记载与传承。
  9. 雄旗今日新展: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斗志。
  10. 为了民族生存,大义人间践:强调国家存亡的重要性。
  11. 我本东方仁孝国:自我认同与文化自信。
  12. 对此一肩难忝:对肩负使命的自觉和责任感。
  13. 粉本沙场,明妆战者:将战士比作美丽的装饰,寓意使命的荣耀。
  14. 起起云霓骋:描绘壮丽的场景,暗示希望。
  15. 高华无比,填填明月芳甸:以优美的意象结束,传达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士比作“明妆战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 对仗:如“高华无比,填填明月芳甸”,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民族的存亡与责任感,诗人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艨艟:象征战斗与历史的重压。
  • 元波:自然的力量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 禾桑:代表生命与希望,反映家园的美好。
  • 雄旗:象征民族的团结与希望。
  • 明月:象征理想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艨艟”是什么? A. 一种古代船只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植物

  2. “危碉纪效”中的“危碉”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建筑
    B. 战士
    C. 武器

  3. 诗中反复提到的“民族生存”意指什么? A. 个人命运
    B. 国家与民族的存亡
    C. 自然环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浪淘沙》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王陆一《百字令 大军行》 vs. 杜甫《春望》:两者都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王陆一更多着重于战斗的场景和责任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王陆一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

这份分析不仅帮助理解《百字令 大军行》的深刻内涵,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与互动测试,增加了对古诗词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君马黄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千里思 代寄情,楚词体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其二 戏赠杜甫 古风·秦王扫六合 杂曲歌辞。夜坐吟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白毫子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杨万里 各抒所见 逃酒 手字旁的字 轩县 名扬天下 凤叹虎视 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调弦品竹 没毛大虫 尸字头的字 包含幂的词语有哪些 燃气轮机车 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魆风骤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