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僧二首

《送僧二首》

时间: 2025-04-27 07:16:46

诗句

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

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

想到头陀最上方,桂阴犹认惠宗房。

因行恋烧归来晚,窗下犹残一字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46

原文展示

送僧二首
段成式 〔唐代〕

形神不灭论初成,
爱马乘闲入帝京。
四十三年虚过了,
方知僧里有唐生。
想到头陀最上方,
桂阴犹认惠宗房。
因行恋烧归来晚,
窗下犹残一字香。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形与神的关系论刚刚有了初步的成就,我骑着爱马闲游,来到了帝京。
四十三年虚度光阴,才明白在僧人的心中,依然有唐朝的存在。
想到高僧的道德品行,那桂树的阴影仍认得惠宗的房间。
因而在归途上恋恋不舍,回来的时候已晚,窗下还留有一丝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形神:形体与精神,古人认为两者是相互关联的。
  • 帝京:指长安,唐朝的都城。
  • 唐生:唐代的生存状态或文化。
  • 头陀:指高僧,通常是修行者。
  • 桂阴:桂树的阴影,象征着高雅与清静。
  • 惠宗:指唐朝的惠宗皇帝。

典故解析:

  • 此诗提到的“惠宗房”,是指唐朝的一位皇帝,反映了诗人在怀念过去辉煌的唐朝文化。
  • “头陀”是对僧人的一种尊称,强调了其道德与修行的高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式,字文举,唐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段成式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唐代文化的怀念。时代的变迁使得他对昔日的繁华感到愈发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唐代文化的怀念。开头的“形神不灭论初成”点明了诗人对形与神关系的思考,表明他对生命与存在的哲学探索。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骑马进入帝京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淡然。四十三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使得诗人感到时光的无情与珍贵。

诗中提到“想到头陀最上方,桂阴犹认惠宗房”,不仅表现了对唐代高僧的敬仰,同时也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桂树的影子让人联想起唐代的繁华与文化的深厚。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最后一句“窗下犹残一字香”,更是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令人思绪萦绕,仿佛那一丝香气是对往昔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形神不灭论初成:探讨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强调两者的相互影响。
  • 爱马乘闲入帝京:描绘骑马游历,体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四十三年虚过了:感慨时光的流逝,强调人生的短暂。
  • 方知僧里有唐生:在此处,唐代文化的延续与僧人的修行相结合,显示了文化的深厚。
  • 想到头陀最上方:回忆高僧的道德与品行,使人仰望。
  • 桂阴犹认惠宗房:桂树的影子依稀指向唐朝的辉煌,象征历史的延续。
  • 因行恋烧归来晚:在归途中对过去的留恋,使得归来的时刻有所延迟。
  • 窗下犹残一字香:窗下的香气象征着往昔的美好与记忆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桂阴”比喻高雅、清静的精神境界。
  • 拟人:窗下的“字香”给予非生命的事物以情感,增添了诗的韵味。
  • 对仗:如“爱马乘闲”与“因行恋烧”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形与神的思考、时间的感慨、文化的追忆,表达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感悟与对唐代文化的深切怀念。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基础,反映出对过去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然与从容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形神:象征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
  • 爱马:代表自由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 桂阴:象征高雅、清静的精神追求。
  • 唐生:指唐代文化的延续,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形神不灭论”主要探讨哪方面的问题?
    A. 生活方式
    B. 形体与精神的关系
    C. 自然现象
    D. 人际关系

  2. “四十三年虚过了”中,四十三年指的是些什么?
    A. 诗人的年龄
    B. 诗人游历的时间
    C. 人生经历的时间
    D. 唐代的历史

  3. “窗下犹残一字香”中的“字香”指的是什么?
    A. 书法的香气
    B. 文化的延续
    C. 过去的美好回忆
    D. 高僧的教诲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送僧二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与过去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送僧二首》则更关注文化与哲理的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送僧二首》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四 不寐 菩萨蛮 七夕 菩萨蛮 冬至 菩萨蛮 菩萨蛮(寿夫人) 菩萨蛮·深夜闻雁 菩萨蛮 二月二十四夜不成眠聊赋回文遣之 其六 菩萨蛮四首 其二 菩萨蛮四阕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载一时 防微杜衅 罪不容诛 万世不刊 旡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包含丸的成语 谩上不谩下 音字旁的字 廉让 起叩 包含弥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锋的词语有哪些 杯圈之思 望风扑影 耒字旁的字 买猪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