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29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周郊彻楚坰,旧相拥新旌。
路识青山在,人今白首行。
问农穿稻野,候节见梅英。
腰组人稀识,偏应邸吏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留守在汉东的情景。周边的田野宽广而宁静,旧日的相识与新近的景象交融。沿途的青山依然存在,而人们却已白发苍苍。向农民询问稻田的收成,等待着花开的时节。人烟稀少,唯有官吏们感到惊讶。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其诗文流派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风格洒脱,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留守汉东,面对乡村的变迁与衰落,心中感慨万千,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留守汉东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人事的变迁。诗的开头通过“周郊彻楚坰”展现出广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而“旧相拥新旌”则暗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旧友的重聚伴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的无情。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转向对人事的描写,尤其是“人今白首行”,不仅是在描绘行者的年纪,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贯穿全诗,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思考。
通过“问农穿稻野”一句,诗人与农民之间的交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农业生活的关注与对乡村生计的关心。而“候节见梅英”则传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尽管人事沧桑,但自然依旧有其规律。
最后,诗歌通过“腰组人稀识,偏应邸吏惊”结尾,暗示了环境的冷清与官吏的惊讶,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乡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自然与人事关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首行”指什么?
诗人向谁询问稻田的情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欧阳修的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一个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感慨,一个则是对人生豪情的宣泄,虽然题材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