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景平挽词

《谢景平挽词》

时间: 2025-05-01 00:23:52

诗句

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

东山子弟家风在,西汉文章笔力豪。

方看凌云驰騄骥,已嗟埋玉向蓬蒿。

追思阳夏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3:52

原文展示

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
东山子弟家风在,西汉文章笔力豪。
方看凌云驰騄骥,已嗟埋玉向蓬蒿。
追思阳夏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那位奇才童子,头发如云,令人惊叹于他的名声与声誉。
东山的门第与家风仍在,西汉的文章与力量亦令人仰慕。
刚刚看见那匹凌云飞奔的骏马,没想到已然埋没于蓬蒿之中。
追忆曾经游玩的阳夏,触景生情,不禁泪水湿满了我的衣裳。

注释

  • 奇童:指年少而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 :头发蓬松的样子。
  • :急速、突然。
  • 东山子弟:指东山高士,代表高洁的品德和家风。
  • 西汉:指中国历史上的西汉时期,强调其文化的博大精深。
  • 凌云:形容气势或志向高远,常用于形容骏马。
  • 埋玉向蓬蒿:比喻优秀人才被埋没在普通的环境中。
  • 阳夏:指阳夏地区,可能是诗人曾游玩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诗词、散文、史学等领域都有显著成就,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创作背景

《谢景平挽词》是欧阳修为悼念友人谢景平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谢景平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人,诗中通过对他的回忆,反映了对才俊被世俗所埋没的无奈与悲叹。

诗歌鉴赏

这首《谢景平挽词》体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情感与对朋友的真挚怀念。整首诗通过回忆、感叹等手法,传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讴歌与对其短暂生命的惋惜。

开头两句描绘的是对谢景平年少成名的回忆,"奇童"与"髧两髦"展现出他出众的外貌与才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东山子弟”和“西汉文章”,不仅是对谢景平家风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他学识的赞叹,展现出一种高洁的士人风范。

“方看凌云驰騑骥”这句,诗人原本想要赞美友人的志向与才能,然而“已嗟埋玉向蓬蒿”则转入对其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两句追忆与友人共同游玩的地方,带出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见奇童髧两髦:忆起年轻时见到那位才华横溢的少年,发型蓬松,英俊非凡。
  2. 遽惊名誉众推高:他的名声迅速引人注目,受到众人的推崇和赞誉。
  3. 东山子弟家风在:东山的士子依然承载着良好的家风与文化传统。
  4. 西汉文章笔力豪:西汉时期的文学风采仍然令人仰望,强调了文化的传承。
  5. 方看凌云驰騑骥:刚想要赞美那匹如凌云飞奔的骏马。
  6. 已嗟埋玉向蓬蒿:却不料才华被埋没在平凡的环境中,令人叹息。
  7. 追思阳夏曾游处:回忆起曾与友人游玩的阳夏之地。
  8. 抚事伤心涕满袍:对往事的追忆使我悲伤不已,泪水湿满了衣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华横溢的友人与“凌云驰骥”相提并论,强调其卓越不凡。
  • 对比:对比“驰骥”的高昂与“埋玉”的落寞,突显才华被埋没的悲哀。
  • 排比:多种景象与情感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流露出对朋友谢景平的怀念与惋惜,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深刻揭示了人性与命运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奇童:象征年轻的才华与希望。
  2. 东山:象征高洁的品德和文化的传承。
  3. 凌云:象征追求理想与志向的高远。
  4. 蓬蒿:象征被埋没的才华,带有悲凉的色彩。
  5. 阳夏: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友谊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谢景平挽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欧阳修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东山子弟”代表什么?

    • A. 描述自然景观
    • B. 赞美高洁的士人风范
    • C. 表达对财富的渴望
  3. 诗中“埋玉向蓬蒿”的意思是?

    • A. 突出才华
    • B. 描述生活的富裕
    • C. 表达才华被埋没的悲哀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无题》 - 李商隐

诗词对比

  • 《春望》中,杜甫通过对国家破败的感叹与个人遭遇的描写,体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苦闷,与欧阳修对友人去世的感伤形成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更侧重于豪情壮志的追求,与欧阳修的沉重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欧阳修与北宋文学》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钦州 廉州 其四 廉州 其三 廉州 其二 廉州 其一 大云山 其二 大云山 其一 苍梧 其二 苍梧 其一 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刀旁的字 红夷炮 戈字旁的字 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洪的词语有哪些 宗让 美须豪眉 玉字旁的字 偶变投隙 鼎阀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仁义君子 止字旁的字 羊子 反文旁的字 驰仰 盲目崇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