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9:07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
作者: 仲并 〔宋代〕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
将全璧公送回京城,有识之士对此感慨不已。
外面的祠堂中,三次叩拜他的命令,历年来都如艾草般长存。
在波涛上乘风行船,遇到困难时,路在何方又有谁知道呢?
浩瀚的水面万顷广阔,不容许年轻人轻易窥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常以清新隽永著称,擅长抒情与咏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金少卿赴阙的场合,通过对其身世和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其前途的祝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金少卿的赞美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时光和命运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全璧公之归”和“有识为嗟咨”,引出众人的关注与感慨,突出了金少卿的重要性与德行。接着用“外祠三拜命”来描绘对他的尊敬,反映了古代礼仪的庄重。
第三句的“乘流与遇坎”则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尽管前路似乎顺畅,但总会有波折与挑战。最后一句“汪汪波万顷”以浩大的水面为意象,象征着人生的广阔与复杂,同时暗示年轻人尚未具备足够的智慧去理解这些深邃的道理。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送别金少卿,大家都为之感叹,表明其地位与德行受到人们的尊重。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表示对他的尊敬,外面的人在祭祀他,象征着他优雅的品德和长久的影响。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描述人生旅途的艰难,表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生动地反映了人生的挑战。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
形象地描绘出浩瀚的水域,象征着人生的广阔与深奥,提醒年轻人应保持谦逊。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金少卿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呼唤人们应对未来的未知保持敬畏与谦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全璧公”是指谁?
诗中的“外祠三拜命”体现了什么?
“乘流与遇坎”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