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四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四》

时间: 2025-08-11 03:48:20

诗句

小小园池尽自清,不曾誇大命新名。

看花看竹多佳客,竹与追陪花送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48:20

原文展示:

小小园池尽自清,不曾誇大命新名。看花看竹多佳客,竹与追陪花送迎。

白话文翻译:

小小的园池自是清澈,不曾夸大其词赋予新名。观赏花竹的佳客众多,竹子与花儿相互陪伴,迎送往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小:形容词,表示规模不大。
  • 园池:指园林中的水池。
  • 尽自:副词,表示完全、自然。
  • 清:形容词,清澈。
  • 誇大:动词,夸大其词。
  • 命新名:赋予新的名称。
  • 看花看竹:观赏花卉和竹子。
  • 佳客:指欣赏美景的客人。
  • 追陪:陪伴、随同。
  • 送迎:迎接和送别。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的诗文书画皆有很高成就,尤以山水画著称,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应吴匏庵之邀,游赏姚氏园池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园池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花竹相伴、佳客往来的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沈周的这首《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四》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园池景象。诗中“小小园池尽自清”一句,既表达了园池的自然之美,又隐含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夸大其词,不赋予新名,正是对自然本真的尊重和欣赏。后两句“看花看竹多佳客,竹与追陪花送迎”则进一步以花竹为媒介,展现了园中佳客的往来,以及花竹之间的和谐相伴。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清新,体现了沈周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小园池尽自清”:首句点明园池的规模虽小,但水质清澈,自然之美尽显。
  2. “不曾誇大命新名”:次句强调园池未被夸大其词,也未赋予新名,保持了自然本色。
  3. “看花看竹多佳客”:第三句写园中花竹吸引了众多佳客前来观赏。
  4. “竹与追陪花送迎”:末句以竹花相伴,迎送佳客,展现了园中的和谐景象。

修辞手法:

  • 拟人:“竹与追陪花送迎”中,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陪伴和迎送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园池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池:象征自然之美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花竹:代表园中的主要景物,象征着美好和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小园池尽自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园池的什么态度? A. 夸大其词 B. 自然本真的尊重和欣赏
  2. “竹与追陪花送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B. 对繁华都市的赞美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徵明的《题沈周画》:文徵明的诗作,与沈周的画作相映成趣,展现了吴门画派的艺术风格。

诗词对比:

  • 唐寅的《桃花庵歌》:与沈周的这首诗相比,唐寅的诗作更加豪放洒脱,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作,是研究沈周诗歌的重要资料。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有助于了解明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偶得石室酒独饮醉卧觉而有作 寓叹 农家 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门癸亥五月十四日去 玉京行 秋夜读书有感 忆昔 读老子 春欲尽天气始佳作诗自娱 春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累见不鲜 而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包含耙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包含褐的词语有哪些 有等 颓墉 魂耗神丧 淡水交情 爻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大吉大利 炙脍 二人世界 国富民丰 研京练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