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25
拟古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河汉金气老,海月光陆离。
蟠蟀鸣我床,声声有馀悲。
美人天之涯,言旋杳无期。
西风吹脱叶,抚时伤所思。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夜晚,河流如金色的气息已经变得苍老,海上的月光分散而闪烁。床上的蟋蟀在鸣叫,每一声都透着无尽的悲伤。远方的美人,言语已经遥不可及,似乎永远没有再见的期望。西风吹落了树叶,轻轻地抚摸着时光,令人感伤思念。
董嗣杲,字仲明,号天目,宋代诗人,生于唐末,卒于北宋,擅长诗文,尤以古体诗见长。其诗作品常有感伤情怀,风格清新疏朗。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人们感受到季节更替时的离愁与孤独,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及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
《拟古》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乡情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河汉金气老,海月光陆离”以银河和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在诉说时光的流逝与变化。接下来的“蟠蟀鸣我床”则迅速转向了个人情感,蟋蟀的鸣叫与诗人的床榻相呼应,渲染出一种孤独和悲伤的情绪。
第三、四句“美人天之涯,言旋杳无期”和“西风吹脱叶,抚时伤所思”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美人远在天涯,言语隔绝,仿佛在诉说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而西风的吹拂则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从自然景象到个人情感的转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时间的深刻感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爱情的遥不可及,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追忆。
诗中“河汉金气老”中的“河汉”指的是哪个天体?
A. 太阳
B. 银河
C. 月亮
D. 北斗
诗中“蟠蟀鸣我床”中蟋蟀的鸣叫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悲伤
C. 安宁
D. 忧虑
“美人天之涯”中的“美人”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爱人
C. 诗人的母亲
D. 诗人的老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董嗣杲的《拟古》更注重对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白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思念,而董嗣杲则通过秋夜的孤寂与蟋蟀的鸣叫,表现了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二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意象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