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54
晓发方骞驿
作者: 苏颋 〔唐代〕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在远山的曲径上行走,脚步却在湿泥中踉跄。
阴云密布像是要下雨,微弱的阳光透出,已经现出彩虹。
鬓发因愁苦而变白,心情在险恶的道路上迷失。
这才明白,向往蜀地的人,偏偏熟悉杜鹃的啼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颋,唐代诗人,字景晖,号汲江,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行旅途中,表达了在崎岖山路上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艰难旅程中的孤独与愁苦。
《晓发方骞驿》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道路的思索。首句“传置远山蹊”描绘了远山的曲径,给人一种遥远而难以到达的感觉,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难。接着“龙钟蹴涧泥”则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与疲惫。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转折之中,描绘了天气的变化,阴云密布与微弱阳光的对比,既象征着旅途中的挑战与希望,也暗示了生活中的阴霾与光明。诗人用“鬓发愁氛换”来表达因忧愁而变白的鬓发,生动地体现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向往蜀地的旅人,虽然对路途充满迷惘,但对故乡的思念却愈发清晰。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既有自然美又富有情感深度的氛围,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沉眷恋与人生旅途的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思念,表现了人在追求理想与归属感之间的挣扎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龙钟蹴涧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迷茫
D. 轻松
“微照已生霓”中的“霓”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希望
D. 恐惧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远山
B. 涧泥
C. 子规啼
D. 阳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