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3:19
截竹声收,啖花唇滑,探珠试约同去。
远市浮银,长鱼漾渌,掠取梦中铅露。
轻圆才印,尽麝水兰芬同炷。
依旧难驯心性,濛濛吹作烟雾。
脂盒粉奁曾伍。小鬟携画屏遮处。
箫局横陈付与,萦回千缕。
今日篆痕重袅,叹雨绝云垂渺无据。
须草平铺,欲熏还住。
竹林的声响渐渐消失,花瓣的唇边滑嫩可口,约定着一起去探珠。远方的市集闪烁着银光,长长的鱼在清水中摇曳,仿佛从梦中提取的铅露。轻盈的圆形印章,尽是麝香与兰花的芬芳交融。心性依旧难以驯服,朦胧的烟雾随风飘散。脂粉盒和粉奁曾经相伴,小丫鬟携带着画屏遮挡住那处。箫声在横陈的乐器中回旋,缠绵成千缕。今天的篆刻痕迹轻轻缭绕,叹息着雨绝、云散,渺无踪迹。草须铺展,想要熏香却又停住不前。
作者介绍: 李良年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生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生活细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天香 龙涎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生动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追求美的渴望。开头几句描绘了竹林和花瓣的滑嫩,传达出一种轻盈的感受,似乎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随后,诗人用“远市浮银,长鱼漾渌”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市井生活画面,银光闪烁的市集与游动的鱼儿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了诗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在诗的中后段,李良年通过“脂盒粉奁”、“小鬟携画屏”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华丽而又孤独的生活状态,仿佛在展示世俗的繁华却又无法触及内心的真实。结尾处“须草平铺,欲熏还住”则更是将这种矛盾推向高潮,草须的铺展与香气的停滞,象征着追求美好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整首诗在优美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令人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截竹声收”中的“截”意思是:
A. 砍
B. 收集
C. 观察
“远市浮银”中的“浮”指的是:
A. 漂浮
B. 浮动
C. 静止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追求美好的无奈
C. 生活的快乐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