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4:17
吴湖帆的《木兰花 其二》
鸾弦凤曲交重拨。
楚雨巫云浑一抹。
寒侵绣幌故垂垂,
果粥来朝传蜡八。
霞笼媚脸如春发。
小院黄昏青眼阔。
凭谁吹暖雪中心,
妒我团圞天半月。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细腻、景色迷人的场景,诗中的琴音如鸾凤交鸣,柔和悦耳。楚地的细雨与巫山的云雾交织在一起,像被涂抹的画卷。寒意侵袭着绣帷,帷幕轻轻垂下,等待着早晨的果粥和蜡烛的陪伴。霞光笼罩着美人的面庞,宛如春天的秀发。小院的黄昏中,青色的眼眸显得宽广无比。谁能为我吹暖那雪中的心情,妒忌我与天半月的团圆?
作者介绍:吴湖帆(1894年-1968年),字仲明,号白山,江苏人,清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吴湖帆晚年,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美好的感悟。时代背景下,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诗风。
《木兰花 其二》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词作,整体上渗透着春天的气息和人间的柔情。开篇通过“鸾弦凤曲”的音乐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仿佛是春天的乐章在轻声吟唱。随后的“楚雨巫云”,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寒意的渗透和绣帷的轻垂,体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与思念,生动地展现了春寒料峭的景象。
“霞笼媚脸如春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美人如春天般的妩媚,表现出诗人对美的欣赏。而“凭谁吹暖雪中心”则透出一种孤独和惆怅,诗人在寒冷的春天里渴望温暖的呼唤与陪伴,尽显人性的柔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映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温暖情感的渴望,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鸾弦凤曲”意指什么?
“楚雨巫云”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气候?
诗中提到的“寒侵绣幌”强调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对《木兰花 其二》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