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8:17
叹世
唐寅 〔明代〕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面对着黄花,我感慨万千,醉酒时的狂欢依然萦绕心头。
丹砂能算得上千年的灵药吗?白昼又怎能消去我两鬓的白霜呢?
身后那些碑铭,不过是自我安慰;眼前的傀儡,却在忙碌不已。
追忆这短暂的人生,真如一场梦,最终必然要散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他以风流倜傥的个性和才情著称,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感悟。
创作背景: 《叹世》写于唐寅晚年,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及对自我处境的反思。唐寅经历过仕途的波折与个人的失落,故而对人生命运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叹世》中,唐寅通过对黄花的凝视,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开篇的“坐对黄花举一殇”,以黄花象征秋天的凋零,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着,他提到醉酒与清醒的记忆对比,表现出人生的快乐与痛苦交织。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一句,诗人质疑长生不老的可能,深刻揭示了人无法逃避衰老与死亡的现实。这种无奈与失落感在“身后碑铭徒自好”中愈加明显,碑铭的留存只是自我安慰,现实却是眼前的忙碌与无奈,显示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力感。
最后,诗人总结道“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强调人生如梦,终将散场的主题,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哲思,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叹世》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衰老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脆弱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未来的希望
诗人用“丹砂”来比喻什么?
A. 爱情
B. 财富
C. 长生不老的幻想
D. 友情
“追思浮生真成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看法?
A. 愉快
B. 失落
C. 希望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唐寅的《叹世》更倾向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而李白则更强调在酒中享受人生的豪情与豪迈。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态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