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5:32
烟锁垂杨院,日长绣帘卷。
人静莺聱细,花落垂门掩。
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
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
只怕路阻蓝桥,无由得见天。
天若肯周全,除非是梦里相逢,把奴衷肠诉一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愁苦而又期待的情感场景。诗人看到烟雾笼罩的柳树庭院,白天的阳光透过绣帘照射进来,院子里显得格外宁静,只有黄莺在低声啼鸣,花瓣纷纷飘落,门也因花落而轻轻关闭。诗人感叹薄情人不来,羞于见到那在梁上飞舞的燕子。虽然身处天涯,却感觉彼此的距离如同咫尺,但情人却远在天边。诗人担心路途艰难,无法再见到心爱之人。如果天能成全他们的缘分,恐怕只能在梦中重逢,向她倾诉心中的思念。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唐寅以其才华横溢而被人称道,尤其在诗词和绘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唐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一位饱受情感困扰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在这首《月来高》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心中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寄托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月来高》是一首表达思念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爱人深切的思念和无奈。开篇的“烟锁垂杨院”描绘出一个柔美而恬静的环境,这种环境的营造使得接下来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随着“日长绣帘卷”的展开,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长而又无尽的等待。
“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一句,切入了诗人对爱人不在身边的失落感,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希望见到爱人,又因爱人不来而感到羞愧。接下来的“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尽管两人之间的距离似乎不远,却因为心灵的隔阂而感到无比遥远。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分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叹息。这种情感的深邃,使得《月来高》成为唐寅的一部经典之作,值得反复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展示了深切的思念情感。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对情感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的“薄幸”指的是什么?
A. 贫穷
B. 薄情
C. 幸福
D. 忍耐
诗人如何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A. 通过快乐的场景
B. 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与情感流露
C. 通过直接的言语
D. 通过对自然的赞美
“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中的“咫尺”意为:
A. 很远
B. 很近
C. 不分
D.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