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2:43
《扈从谒陵十咏》
銮舆晓发带春曦,
韎韐桓桓起六师。
御路尘清森虎韔,
神皋风暖掣龙旗。
寝园祗荐存周典,
原庙修祠陋汉仪。
济济公卿扈仙跸,
不才何幸亦追随。
清晨,皇帝的车驾在春光中启程,
骑兵在前面整齐列队,气势如虹。
御路上尘土飞扬,但却显得格外清新,
神明的祭坛上,春风拂动着龙旗。
陵墓前,遵循周朝的典礼,恭敬地奉献供品,
庙宇修缮,虽简陋却遵循汉朝的仪式。
众多大臣随行在皇帝的车队中,
我虽无才,能得随同实属幸事。
作者介绍:倪谦,明代诗人,字君谦,号秋水,生于1461年,卒于1535年。他以诗词优美、意境深远著称,尤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谒陵的场合,表达对历史的敬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扈从谒陵十咏》是一首气势宏伟的诗,描绘了皇帝出行谒陵的盛况。诗中描绘的清晨、春光与皇车、骑兵形成鲜明的对比,创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的前四句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面,展现出一种威严与庄重,体现了对先王的崇敬与追随。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作为随行者的自谦与感恩,显示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春曦”、“龙旗”等,既有自然的生机,又有政治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此外,诗歌结构严谨,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和节奏感。整体来看,《扈从谒陵十咏》不仅是对一个特殊场合的描绘,更是对历史、传统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皇帝谒陵的盛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传统仪式的尊重,以及作为普通人的自谦与感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銮舆”指什么?
A. 皇帝的车驾
B. 普通人的马车
C. 战车
D. 商人的货车
“韎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威仪
C. 春天
D. 和平
诗中提到的“龙旗”主要象征:
A. 军队
B. 皇权与神明
C. 祭礼
D. 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