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7:18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二
棱磳石磴倚高梯,
穹谷无人绿树齐。
总为古来征戍苦,
宿云常傍塞垣低。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石阶与梯子,直通天际;在幽深的山谷中,绿树成荫,然而却没有人迹。诗人感慨,自古以来,边防的征戍生活都充满了艰辛,低垂的宿云常常伴随在边塞的墙垣旁。
元好问(1190-1257),字廷圭,号阮亭,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金朝的兴衰,对于社会动乱与边疆战争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笔调深沉。
这首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征戍生活的苦楚与孤寂,表达了对战士艰辛生活的同情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观及其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开头两句“棱磳石磴倚高梯,穹谷无人绿树齐”描绘了高耸的石阶和空旷的山谷,给人以一种高远而又孤独的感觉。这样的意象不仅呈现出边防的险峻,也隐含了人迹罕至的孤寂。
而“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则将情感的重心转向了人,表现出诗人对古往今来的征戍生活的深切感慨。边塞的环境似乎与战士的命运息息相关,低垂的云朵象征着压抑与无奈,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
整首诗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辛苦征戍生活的同情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这样的情感共鸣使得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不衰。
全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观与征戍生活,表达了对历史苦难的思考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展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中“穹谷无人”的意思是?
A. 有人
B. 无人
C. 繁忙
D. 宁静
诗中提到的“征戍”主要指什么?
A. 战争
B. 旅行
C. 劳作
D. 学习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愤怒
C. 悲凉
D. 平静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同样描绘了高远的景象,但其情感基调更为积极向上,强调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情。而元好问的这首诗则通过孤独的边塞景象,传达了历史的苍凉与士兵的苦楚,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