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遵式 其二

《送遵式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2:39:35

诗句

高牙熊轼隐铃斋,棠树阴浓长绿苔。

丞相望尊宾谒少,清言应喜道人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35

原文展示:

高牙熊轼隐铃斋,
棠树阴浓长绿苔。
丞相望尊宾谒少,
清言应喜道人来。

白话文翻译:

在高雅的熊轼隐居的铃斋中,棠树的阴影浓密,绿苔生长。丞相在这里少有尊贵的客人来访,清新的言语应该会让道人感到高兴。

注释:

  • 高牙:指高雅、品位高尚的人。
  • 熊轼: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或寓意隐士,寓意高雅的居所。
  • 铃斋:隐居的地方,象征清净。
  • 棠树:一种树,常生长在幽静之地,象征宁静。
  • 丞相:古代官职,代表权威与地位。
  • 尊宾:尊贵的客人,表示地位较高的人。
  • 清言:清新、雅正的言辞,代表高尚的思想。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崇尚隐逸生活的风尚,以及对高雅情操的追求。诗中提到的“丞相”意在表现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疏远,暗示隐士的生活状态与世俗的隔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清远,晚号孤山居士,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致和隐逸生活,展现了士人的情操与志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林逋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来访的欣喜之情。时代背景下,士人多追求清静、高雅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遵式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古诗,展现了林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宁静、清幽,棠树的阴影与绿苔的交织,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诗人用“高牙熊轼”形容自己隐居的高雅地位,既展示了隐士的自豪感,也隐含对世俗喧嚣的不屑。

“丞相望尊宾谒少”一句,透出一种历史感和现实的孤独,表明丞相虽在高位,但与真正的知音、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隔甚远。这里的“尊宾”不仅是对社会地位的反思,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最后一句“清言应喜道人来”,则是对友人光临的热烈欢迎,体现了诗人对清谈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抒情画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牙熊轼隐铃斋:描述高雅的隐士生活环境,突显诗人的隐逸背景。
    • 棠树阴浓长绿苔:描绘四周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 丞相望尊宾谒少:揭示社会地位的差异,丞相与真正志趣相投者的稀缺。
    • 清言应喜道人来:表达对友人来访的欢喜,强调清谈的愉悦。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隐士的高洁品格。
  • 主题思想

    • 诗歌反映了隐士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整体情感基调清新、宁静,充满了哲理。

意象分析:

  • 棠树:象征生机与宁静,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铃斋:隐居的象征,反映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 丞相:社会地位的象征,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林逋的号是什么?

    • A. 君复
    • B. 孤山居士
    • C. 清远
  2. 诗中提到的“尊宾”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尊贵的客人
    • C. 官员
  3. 诗中的“铃斋”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隐居生活
    • C. 战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林逋的隐逸与王维的“空山新雨后”有着相似的自然描写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林逋则更偏重于对隐士生活的自我认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林逋诗文选》

相关查询

一剪梅 送?登第后,还镇阳 一剪梅 题画扇 一剪梅 狂吟 一剪梅 一剪梅 一剪梅 寄曼姊 一剪梅 柳绵 一剪梅·自题梅石斋 一剪梅 其一 春怨 一剪梅 三莅南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吞的词语有哪些 空谷幽兰 吞象 美衣玉食 手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岩溶 哑口无言 包含叫的词语有哪些 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路线 鲜血淋漓 弓字旁的字 满脸春风 片字旁的字 花甲之年 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吉网罗钳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