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6:50
李杜风骚少得朋,将坛高筑竟谁登。
林萝寂寂湖山好,月下敲门只有僧。
李白和杜甫的风采才华少有人能与之匹敌,酒坛高高地筑起,却又有谁来登上呢?林间的藤萝寂静而美丽,湖山的景色也十分迷人,月光下敲门的,只有一位僧人。
李白和杜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他们的诗才和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诗中提到两位诗人,表明诗人感叹与他们的交往机会之少。后文的月下敲门则引申出一种孤独的境地,似乎在暗示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30年),字君复,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林逋一生以隐居为主,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林逋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友谊的向往与对孤独境遇的感慨。身处美丽的湖山之中,却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孤独与苦闷。
《和皓文二绝》是一首充满孤独感的诗。诗人以李白和杜甫的风骚才华为引,表达了对古人才子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当时社会中孤独无伴的心情。前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李白和杜甫的独特地位,展现出诗人渴望与他们相交的心情,而“将坛高筑竟谁登”则暗示了这种渴望难以实现,仿佛即使有美酒佳肴,也无人分享。后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山环境,诗人在月下隐隐感受到孤独,敲门而至的只有一位僧人,暗示着他所处的境地是多么的孤寂。这首诗不仅有对友谊的渴望,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与孤独的深刻思考,显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人生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A. 白居易和杜甫
B. 李白和杜甫
C. 苏轼和黄庭坚
诗中“将坛高筑竟谁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孤独
C. 忧伤
月下敲门的来者是谁?
A. 朋友
B. 僧人
C.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林逋的这首诗更加强调自然与孤独的结合,而杜甫则在友情与思念中流露出更多的哀伤。两者都涉及孤独的主题,但表现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境遇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