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9:57
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
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
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
未归的天路在紫云深处,我暂时停留在东阳,岁月渐渐流逝。
在洛阳,声华已在世间显赫,闵周的诗句成了满朝的吟唱。
夜晚在炉边观看黄芽鼎,悠闲地靠卧在瓮边,白玉簪也随意地放着。
阅读《易经》那些深奥的道理,众人并不懂得,但我忧心的却是对君主的关心。
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山人,晚唐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情感,风格细腻婉约。韦庄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而闻名,常寄托对政治和社会的思考。
本诗作于诗人避地东阳时期,反映了他在政治动荡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国的忧虑。诗中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活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君主的关心。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思索的诗。诗人在离开京城的途中,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情景描绘细腻而生动,尤其是“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两句,展现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则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文化氛围的敏感与认同。韦庄用“忧君心是致君心”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种忠诚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更是诗人内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围绕着诗人在动荡时代的困惑与忠诚,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诗人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展现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传达了对文化与政治的思考。
诗中提到哪个地名作为诗人暂时避地的地方?
“忧君心是致君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心?
韦庄的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时局的忧虑,但韦庄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杜甫则更显悲壮和历史感。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