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8:01
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
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 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
已经听说三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现在又看到孩子们在模仿战争游戏。 看到你们这样,我感到非常悲伤,不知道何时才能盼望到和平的到来。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抒写离乱之感和怀古之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在旅途中看到儿童模仿战争游戏时所感而作。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三代人未曾经历战争和儿童模仿战争游戏的场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中的“已闻三世没军营”一句,既是对过去和平时期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动荡的无奈。而“又见儿孙学战争”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儿童模仿战争的场景令人心痛,也反映了战争对下一代的影响。最后两句“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儿童游戏的描写,折射出深层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通过对儿童模仿战争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期盼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三世没军营”指的是什么? A. 三代人都没有经历过战争 B. 三代人都住在军营 C. 三代人都喜欢战争 D. 三代人都讨厌战争
诗中“儿孙学战争”表达了什么? A. 儿童喜欢战争 B. 儿童模仿战争游戏 C. 儿童讨厌战争 D. 儿童害怕战争
诗中“见尔此言堪恸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诗中“遣予何日望时平”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儿童的担忧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