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8:21
壶中天慢 初归述怀,次赖云翁韵
解组归来,拟种秫荒田采芝空谷。
散诞已无名利累。野性颇同麋鹿。
抵冒风波,淹留岁月,岂为千钟粟。
久怀丘垄,几度伤心欲哭。
谁想今日溪山,重寻游钓,里社仍分肉。
三十余年尘土梦,勘破人间荣辱。
夏赏青池,春游芳野,秋饮冬篱菊。
烟霞深处,高卧不嫌矮屋。
我刚刚回归,打算在荒田里种稻,去空谷里采摘兰芝。
已经不再有名利的牵挂。我的性情与野鹿相似。
经历风波,岁月漫长,难道是为了那千钟的米粟?
我常常怀念丘垄,几度因伤心而想哭。
谁曾想到今天的溪山,我重温游钓,乡里仍然分享着肉食。
三十多年在尘世的梦,已经看透了人间的荣辱。
夏天欣赏青池,春天游玩芳野,秋天饮酒冬天赏菊。
在烟霞深处,我高卧不嫌弃矮小的屋子。
夏言(1482-1548),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高洁的品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名利的淡薄。
该诗作于夏言归隐田园之后,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和对人生思考的深刻。
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开篇即表达归来的喜悦,接着描述了种田与采芝的理想生活,展示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在与世俗的对比中,诗人内心的野性与对自由的渴望愈发凸显。通过“抵冒风波,淹留岁月”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的感慨。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淡泊,尤其是“夏赏青池,春游芳野”的意象,传达出四季的变换与生命的流动,隐喻着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最后一句“高卧不嫌矮屋”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心灵的安宁,整首诗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归属感。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怎样的?
“高卧不嫌矮屋”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诗中提到的“丘垄”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