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氏园诗

《李氏园诗》

时间: 2025-04-22 11:13:18

诗句

池面轻风卷碧罗,残英寂寂委微波。

暗香又逐落英去,奈此疏云淡月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13:18

原文展示: 池面轻风卷碧罗,残英寂寂委微波。暗香又逐落英去,奈此疏云淡月何。

白话文翻译: 池面上轻风卷起了碧绿的罗纱,残存的花朵静静地沉入微波。幽幽的香气随着落花飘散,面对这稀疏的云和淡淡的月光,我又能如何呢?

注释:

  • 碧罗:形容池面如碧绿的罗纱。
  • 残英:指凋谢的花朵。
  • 寂寂:安静无声的样子。
  • 委微波:沉入微小的波浪中。
  • 暗香:隐约的香气。
  • 逐:随着。
  • 奈...何:对...怎么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之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对宁静夜晚的沉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末夏初的夜晚,诗人面对池塘边的景色,感叹花开花落,时光流转,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留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池塘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对宁静夜晚的沉思。诗中“池面轻风卷碧罗”一句,以“碧罗”形容池面,形象生动,展现了夜晚池塘的宁静与美丽。“残英寂寂委微波”则进一步以“残英”和“微波”描绘了花瓣随波逐流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后两句“暗香又逐落英去,奈此疏云淡月何”则通过“暗香”和“落英”的意象,加深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夜晚宁静的沉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池面轻风卷碧罗:描绘池塘在轻风中的景象,如碧绿的罗纱被轻轻卷起,形象生动。
  2. 残英寂寂委微波:残存的花朵静静地沉入微波,表达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和诗人对此的感慨。
  3. 暗香又逐落英去:幽幽的香气随着落花飘散,加深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4. 奈此疏云淡月何:面对这稀疏的云和淡淡的月光,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沉思和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留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罗”比喻池面,形象生动。
  • 拟人:如“残英寂寂委微波”中的“寂寂”赋予残英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池塘边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对宁静夜晚的沉思,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碧罗:形象地描绘了池面的美丽。
  • 残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暗香:隐喻着美好事物的余韵。
  • 疏云淡月:象征着宁静的夜晚和诗人内心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罗”指的是什么? A. 池面 B. 天空 C. 花朵
  2. “残英寂寂委微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平静
  3. 诗中“暗香又逐落英去”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园中次顾方岳韵 客乞题随时子轩 游湘山寺 游海珠寺 其四 为樵僧赋閒云轩 农家 秋夕书怀 宿武夷 禅兴寺一首 送周孟简乃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应矩 歺字旁的字 蕃篱之鷃 二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架屋 鄐诜丹桂 听人穿鼻 炉鼎之客 包含辎的词语有哪些 箴缕 以名取士 什围伍攻 浞訾栗斯 耳刀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