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时间: 2025-08-11 03:45:21

诗句

田园岁晚欲榛芜,短褐苍颜与世疏。

华屋徒惊栖万卷,伤心投老已捐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45:21

原文展示: 田园岁晚欲榛芜,短褐苍颜与世疏。华屋徒惊栖万卷,伤心投老已捐书。

白话文翻译: 田园到了年末即将荒芜,穿着简陋的衣服,面容苍老,与世隔绝。豪华的房屋只能让人惊叹于藏书万卷,伤心的是到了老年已经放弃了读书。

注释:

  • 榛芜:荒芜,杂草丛生。
  • 短褐:简陋的衣服。
  • 苍颜:苍老的面容。
  • 与世疏:与世隔绝。
  • 华屋:豪华的房屋。
  • 栖万卷:藏书万卷。
  • 捐书:放弃读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读书生涯的放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读书生涯的放弃和对年华老去的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岁晚的荒芜景象和作者自身的苍老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读书生涯的放弃。诗中“田园岁晚欲榛芜”一句,以田园的荒芜象征作者内心的孤寂和世态的炎凉。“短褐苍颜与世疏”则进一步以作者自身的形象来强化这种疏离感。后两句“华屋徒惊栖万卷,伤心投老已捐书”则抒发了作者对读书生涯的放弃和对年华老去的伤感,华屋与万卷书的对比,更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园岁晚欲榛芜:田园到了年末即将荒芜,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寂和世态的炎凉。
  2. 短褐苍颜与世疏:穿着简陋的衣服,面容苍老,与世隔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
  3. 华屋徒惊栖万卷:豪华的房屋只能让人惊叹于藏书万卷,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
  4. 伤心投老已捐书:伤心的是到了老年已经放弃了读书,抒发了作者对读书生涯的放弃和对年华老去的伤感。

修辞手法:

  • 象征:通过田园的荒芜象征作者内心的孤寂和世态的炎凉。
  • 对比:华屋与万卷书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读书生涯的放弃,以及对年华老去的伤感。通过田园的荒芜、自身的苍老形象和华屋与万卷书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意象分析:

  • 田园岁晚欲榛芜:田园的荒芜象征作者内心的孤寂和世态的炎凉。
  • 短褐苍颜:简陋的衣服和苍老的面容,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
  • 华屋栖万卷:豪华的房屋和藏书万卷,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
  • 伤心投老已捐书:对读书生涯的放弃和对年华老去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田园岁晚欲榛芜”一句中的“榛芜”指的是什么? A. 田园的繁荣 B. 田园的荒芜 C. 田园的美丽
  2. 诗中“短褐苍颜与世疏”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世俗的疏离感 C. 对世俗的热爱
  3. 诗中“华屋徒惊栖万卷”一句中的“华屋”和“万卷”分别象征什么? A. 豪华的房屋和丰富的知识 B. 简陋的房屋和有限的知识 C. 豪华的房屋和有限的知识
  4. 诗中“伤心投老已捐书”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读书生涯的坚持 B. 对读书生涯的放弃 C. 对读书生涯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感慨和对读书生涯的坚持。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吴则礼的《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但陶渊明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吴则礼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读书生涯的放弃和对年华老去的伤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吴则礼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眼儿媚 醉花阴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雁门道中书所见 一井金 杏花杂诗八首 其二 短日 感事 清平乐 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南柯子·画扇香微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抢的成语 略知皮毛 云遮雾障 矛字旁的字 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闳开头的成语 亦然 凤孤鸾只 韭字旁的字 袭故蹈常 废国向己 彩轿 堂役 香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劳民费财 留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