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0:51
路旁古庙壁半斜,
雨滴香案堆泥沙。
槎牙死树当道卧,
树上纸钱犹未化。
春秋祭祀知几时,
乌鸦得食号相随。
人人欢喜得好珓,
低昂拜跪山花飞。
宁知祸发在旦夕,
空村无烟唯瓦砾。
庙傍乌鸦亦不来,
独留土偶眠苍苔。
在路旁,古老的庙宇斜靠着,雨水滴落在香案上,堆积成泥沙。枯死的树木横卧在路上,树上挂着的纸钱还未燃尽。春秋时节的祭祀,不知要到何时才能举行,乌鸦在旁边发出叫声,觅食相随。人人欢喜,得到的祭品美好,低头高昂,跪拜的身影在山花间飞舞。然而,谁知道灾祸就在眼前,空荡荡的村庄里没有炊烟,只有瓦砾满地。庙旁的乌鸦也不再飞来,只有土偶静静地躺在苍苔之中。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晨昏,明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政治经历而闻名,是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神祠曲》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祭祀文化的重视以及对衰败的庙宇和人们信仰的思考。通过对古庙和祭祀场景的描绘,诗中表达了对人们迷信和祭祀文化的讽刺。
《神祠曲》通过描绘一座古老庙宇的衰败场景,揭示了人们对神明信仰的淡漠和社会的动荡。开篇用“路旁古庙壁半斜”形象地勾勒出庙宇的残破,展现了时间的无情。雨水不断滴落在香案上,形成泥沙,象征着祭祀的仪式日渐冷清,信仰的象征正在被遗忘。接着,槎牙死树的描写,增添了死寂的氛围,树上未化的纸钱则暗示着人们仍在进行祭祀,却已显得毫无意义。
诗中提到“春秋祭祀知几时”,表现出对祭祀文化的疑问和对传统的反思。“乌鸦得食号相随”暗示着人们在物质生活中挣扎的状态,乌鸦作为不祥之鸟,也象征着潜在的灾难。最后,诗中以“宁知祸发在旦夕”和“庙傍乌鸦亦不来”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强调了即使在祭祀的外表下,社会的背后依然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庙的衰败,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信仰的冷漠和对未来的无奈,传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人类对生命、信仰和命运的思考。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基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乌鸦”象征什么?
A. 吉祥
B. 富贵
C. 不祥
D. 喜悦
诗中提到的“春秋祭祀知几时”表达了对祭祀的什么情感?
A. 期待
B. 疑问
C. 喜悦
D. 无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