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0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春光淡淡,正值寒食节,
玉炉沉水,袅袅的残烟缭绕。
梦中回到那隐秘的山枕,花钿闪烁。
海燕尚未来,人在草地上斗草,
江边的梅花已经凋谢,柳树上又生出绵绵的柔条。
黄昏时分,稀疏的雨水浸湿了秋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李清照的生活经历丰富,经历了北宋的繁华与南宋的动荡,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过往的怀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李清照在写作《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时,正值她人生的一个低谷期,心中充满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寒食节是一个充满怀旧氛围的节日,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是一首充满优雅与哀愁的词作,李清照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绪。开篇以“淡荡春光寒食天”点明了时节,春光虽美,却在寒食节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清冷。接着“玉炉沉水袅残烟”,展现了那种温暖与香气已散去的感觉,仿佛在追忆曾经的美好。在“梦回山枕隐花钿”中,李清照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表现出对往日的怀念,花钿的隐喻暗示着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之后“海燕未来人斗草”,展现出一种春日的生机与欢乐,但随即转入“江梅已过柳生绵”,描绘了春天的流逝,梅花的凋谢与柳树的新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时光的无情。最后的“黄昏疏雨湿秋千”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黄昏与细雨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婉约的氛围。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展现了李清照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淡荡春光寒食天”中的“淡荡”可以理解为:
A. 明亮
B. 清冷
C. 轻柔
“江梅已过柳生绵”中“柳生绵”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新芽
B. 柳树的凋谢
C. 柳树的花
“黄昏疏雨湿秋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全面理解《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