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5:54
原文展示: 垂杨碧(寓谒金门) 张辑 〔宋代〕 花半湿。睡起一窗晴色。千里江南真咫尺。醉中归梦直。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沈沈消息。楼外垂杨如此碧。问春来几日。
白话文翻译: 花儿半湿,醒来时窗外一片晴朗。千里之外的江南仿佛近在咫尺。醉意中归家,梦境直接。前次用兰舟送别客人。双鲤鱼沉沉地传递消息。楼外的垂杨如此碧绿。问春天来了几天。
注释:
诗词背景: 张辑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江南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期待。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如旅居他乡或送别亲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半湿、晴色满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诗中的“千里江南真咫尺”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切思念,仿佛江南就在眼前。后文的“前度兰舟送客”和“双鲤沈沈消息”则通过送别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离愁别绪。结尾的“楼外垂杨如此碧,问春来几日”则回归到春天的主题,以垂杨的碧绿象征春天的生机,同时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期待。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送别的情景,诗人抒发了对远方和自然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千里江南真咫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答案:B
诗中的“双鲤沈沈消息”中的“双鲤”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鲤鱼 B. 书信 C. 装饰品 答案:B
诗的结尾“问春来几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恐惧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春天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